始于責任,成于教育
3月21日,第二屆中國品牌人年會在廣州舉行,年會以“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創造時代”為主題,中大黃埔國際教育集團作為教育界品牌,與華為、阿里巴巴、格力等共同榮獲2018年中國“十大責任品牌”。
從未來教育館,IB小學及中學的打造到去年3月底中黃世界書院GIA國際高中的建立,作為這次中國“十大責任品牌”上榜的教育品牌,中黃一直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地辦中西合并的教育,這一年中黃世界書院也伴隨著集團一起成長。
中黃國際教育集團黃董參與頒獎儀式
2018年3月,中黃世界書院GIA國際高中品牌發布會
教育創新,中黃責任
頒獎典禮上,崔總校作為十大責任品牌大獎發言代表,講述了中黃的教育故事。
崔建社Jason Tsui
新西蘭籍華人,現任廣州中黃國際教育集團總校長、董事長助理。2013河南省民辦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14全國基礎教育創新型校長,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十大較有影響力國際學校校長”榮譽稱號,(騰訊網) 2018 “太陽獎”中國長教育精神獎。
IBO(國際)亞太地區培訓官、IB學校授權專家,中國教育部國際學校評估專家組成員,原新西蘭教育部、勞工部高級官員,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訪問學者、奧克蘭UNITEC大學交換教師、新西蘭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原國內大學教授、系主任、院長。多所IB國際學校的創建人和創校校長。
什么是中黃理解的教育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
崔校長從事IB快20年了,作為2002年第一個把IB引進到深圳的校長,他是IB的培訓官、授權官,并從事IB教育快二十年,并作為中黃(世界)書院GIA高中的學術總監,希望把精華部分跟中國的教育揉在一起,實現國際教育本土化,傳統教育國際化,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這樣的教育是適合中國國情的.
讓孩子們既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有更強的能力,讓他們既扎根中國,又放眼世界,這是中黃較想做的教育,也是中黃辦校的理念之基。匯東方倫理智慧,集西方科學精神。
教育的“私人訂制”
中黃辦學原則的每一句話背后都是我們深層次對教育的追求和理解,我們認為應該實行差異化教學,應該是分層教學,應該是因材施教。
我們的愿望是很美好的,但今天教育的現狀卻是,學校與學校間沒有太大的區別,千校一面。但從未來的角度來講,人工智能現在都能做到千人千面,我們的教育如果缺少了個性化,那孩子們如何適應未來?因此,未來的教育一定是個性化的,未來學校的發展也是沒有圍墻的教育!
我們中黃教育承認要做到這些確實沒那么容易,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我們教育積累的問題太多了,只靠一個校長改變這個現狀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整個教學管理及師資團隊,團結一致,朝著一個目標邁進,現在便有可能做出一些改變。在中黃,我們在追求并在推行的便是“私人訂制”的教育。
中黃世界書院在秉承集團的辦學理念,現已逐步推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科目定期進行學術水平的評估,致力于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私人定制”的教學規劃,并計劃在下一個學年完全推行美高走班制。
每一個孩子都是的,他們有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也要求并鼓勵老師在課堂中因人而異地設置程度適中的挑戰,并幫助學生克服挑戰,從而成為其學習路上的引導者、支持者。
中黃未來的學校應該是怎樣的?
中黃未來的學校應該是混合多種教學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異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應該是個促進者,應該是個煽風點火的縱火者,作為學生訂制個性化學習方案的角色,要把孩子內在的一把火給燒起來,而不應該只是給孩子們注滿一桶水。
除了課堂以外,ECA社團、學生政府的建立、各種校內外活動的開展等,便是希望更多的激發孩子們的Agency,點燃他們內在的驅動力。孩子有內在的驅力之后,他會知道自己的選擇是什么,增強自己的學習主導權,成為一個自我效能感強的人,那就會信心滿滿。
未來更希望打造一個學習者社區,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是利益相關者,大家都有同樣的責任成為終身學習者,更希望把家長也融入進來,從家長開始就做終身學習者。
中黃書院正在部署構建家長學習型社區,建立家長課堂,希望讓家長們更多的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來,理解教育,理解孩子,理解學校。
機器人ECA社團里孩子們動手做的小作品
知識積累是通過應試還是應用?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學會學習、學會生存還是為了考試呢?
是圍繞考試學到知識?還是通過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學到知識呢?
這是兩個是我們中黃教育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羅杰斯明確主張教育要培養“完整的人”(the whole man)——“軀體、心智、情感、精神、心靈力量融會一體”的人。
引導學生,與他們一起將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融入到課程內容設置中去,做到學以致用,是中黃教育集團,中黃世界書院在做的事。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或社會服務中發現的問題,都將激勵他們用所學的知識去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在研究性課題的學習中,學生們不僅學習到每一門學科的相關知識,也提高了溝通技巧、科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同時,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為了一名善于思辨的思想者。
面對時代趨勢的日新月異,身處未來已來的迭代更新,只有始終站在教育的原點思考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只有始終葆有并擴展人生的學習力,才能讓自己面對任何紛繁的場景、潮流時不僅不被迷失,而且能真正識別、判斷價值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