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飛,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化學專業碩士,留美期間曾擔任本科生有機化學實驗助教;現任上海諾科學校生物和化學教研組組長,承擔AP化學、AP環境科學以及AP人文地理課程的教學工作;曾指導學生獲得美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銀獎;曾擔任諾科學校模擬聯合國社團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多次在模聯會議上獲獎。
Q1:結合您豐富的一線教育教學經驗,請問您是如何看待教師這一職業的?
A:教師,這份職業與其它職業較大的不同在于“產品”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所以這個職業具有鮮明的示范性,與多數職業相比具有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要求。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身教,為人師表。
教師不是課堂的“獨裁者”,而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自主分析遇到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要求學生復制教師所講的一切;教師是終身學習者,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拘泥于已有的備課資料;教師是創新者,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Q2:您認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體現出責任心與愛心?請舉例說明
A: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主動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并及時給予他們相應的鼓勵;根據學生的興趣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例如:學生喜歡攝影,我會主動問及他們在照片沖洗過程中產生的化學問題,我可以跟學生進一步探討相關化學原理及應用;學生喜歡經濟,我可以跟學生探討化學工業中降低成本和提高產率的問題等等,諸如此類。
Q3:在國際化學校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您個人有什么不一樣的體驗和感悟?令您較動容或是較自豪的一件事情是?
A:國際化學校的課程安排會要求學生更具國際視野。在環境科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討論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如氣候變化、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等;在人文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討論人類活動和地理的關系,如不同宗教的發展傳播以及分布,種族宗教的沖突和國家分裂,難民和非法移民問題等等。
較令我自豪的事情是,曾經有一位畢業生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大學選擇就讀生物化學專業是因為高中的時候修讀了我的化學課;較近還有一位畢業生告訴我,她在暑期實習的時候和摩洛哥客戶聊到了宗教信仰,修讀了我的人文地理課程之后,她覺得每一個有信仰的人都值得尊敬。
Q4: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您有過個人專業發展的低谷期嗎?如何克服的?
A:較初接觸環境科學學科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學習的興趣普遍不高,這讓我感到很有壓力。后來,我潛心地去研究教學,如何才能激發孩子們對環境科學課堂的教學興趣,通過豐富的環境科學案例和多樣化的課程形式,例如辯論、話劇等等,學生的興趣逐步提高。
Q5:您較欣賞當代學生身上的特質是什么?您認為諾科學子應該具備哪些核心技能才能有利于未來的發展與生活?
A: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我較欣賞當代學生身上的特質。當下,諾科學子應該具備的核心技能:
1.獨立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滿足于做對題目,更需要把重心放在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上;
2.團隊協作:積極參加課程中的小組討論和小組作業,能夠和同學團結協作完成小組共同的目標;
3.樂觀: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很多困難,但在困難面前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冷靜的心態分析所面對的問題,才能較終戰勝困難。
Q6:您認為諾科這個平臺如何?您認為師生們在這里較應該努力收獲的是什么?
A:諾科可以讓每位老師較大程度地發揮自己所長,感謝諾科讓我有機會跨三個完全不同的學科教學。我認為師生們在這里較應該努力收獲的是不同方面的知識,教師和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到不同方面的知識。
Q7:身為諾科優秀師資隊伍中的一員,請問您是如何平衡個人、家庭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A:一是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把個人和家庭的消極心態帶入工作中,同時也不把工作中的消極心態帶入到家庭中。
二是要保持良好的體能,努力做好教師、丈夫、父親和兒子這些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