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上,侯嘉怡、盛佳寧、伍文浩、萬馬宇軒、趙雨辰五名高中部學生,從新學期”夢想嘉賓“、作家莫言和汪正貴校長手中,接過了較高獎學金——”昱?獎學金“的。“昱”寓意初升的太陽,“?”象征雛鳥振翅高飛,這一內涵豐碩的大獎正是為了表彰過去一學年里品學兼優、卓越發展的“全能學霸”。在樹立榜樣、振奮夢想之余,豐厚的獎學金也令人艷羨。談起獲獎感言,幾位學霸理智又淡定,他們說在青中的學習生活體驗與自身的成長軌跡是充分契合的,而“用優秀兌換榮譽那是錦上添花”。

聽說丨青中學霸”自曝“成長”收貨“(一)
在青中,獨立人格的養成、精準定位的啟動與卓越發展的行進是多維貫通的。11年級的侯嘉怡、盛佳寧、伍文浩都扎根在高中國內班,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三個安靜大方的少年心里都種下了未來的目標與理想,卓越而全面的發展是他們之于當下和未來較長遠的期待。
“收貨”之精準定位
出鏡人:侯嘉怡

“說起將來的高考,總會有點緊張情緒。但我相信學校,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我明顯地感受到我和我的老師、學校的共同成長,彼此形成了一種循環互促的能量場。”

侯嘉怡是青島中學的第一屆學生,而且有幸在第一個學期赴北京十一學校學習。“對我來說,在北京十一學校的學習經歷是難能可貴的,既打開了視野和格局,又打通了知識象限。”在十一學校,侯嘉怡第一次“見識”這樣的課程體系:系統成熟,內容豐富,課內課外分層詳細,培養方向多元精準,非常符合個性化發展。”課程組合有高考方向的,有自招方向的,有競賽方向的,還有專業培養方向,比如物理、化學方向等等,跟大學課程適當銜接融合。而且社團課程格外豐富,品質水準也很高,納新相當規范,跟大學一樣。我在那里參加過一次模擬聯合國活動,活動的高規格高水準顛覆了我對以往中學模聯的認知,無論是議題設置、活動流程還是視野與思維的訓練,都是相當高端正規的。“獨具一格的課程體系,讓侯嘉怡感到新鮮、通透、節能、高效。從十一學校到青島中學一脈相承的育人環境中,她體會到了“學習原來也可以節能高效”。

“青島中學的所有課程都可以自選,每個人的課程都是根據個人發展需求精準定制的,比如數理化學科,可以選擇高考方向、自招方向、競賽方向等不同等級,而語文、英語等學科,則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侯嘉怡表示,這種選課模式非常合適有著自主學習意識、清晰自我發展方向的學生,對于數理化科學注重客觀求證,跟隨老師思維互動、掌握規律和方式是關鍵,所以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程度選擇不同等級,而語文英語是注重主觀表達和體驗的學科,能夠選擇“情投意合”的老師便是事半功倍的“利器”。在青中這一自由發展、精準定位的學習環境里,你能完全實現學習的主導地位,甚至通過自主學習獲得與老師同步的經驗。“鐘情外語學習的侯嘉怡,已經將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努力的目標。
“收貨”之獨立人格
出鏡人:伍文浩

對于伍文浩而言,來到青島中學讓他從心里打開了自己。初中時的他,是個”只埋頭學習,不懂得交朋友的人“,因為偏愛理科且成績突出,他將更多的時間沉浸在對理科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中。“這種學習確實讓我感到快樂和放松,但同時我也下意識地屏蔽了和同學之間的交流,有一種同齡人交際方面的缺失。對當時的我來說,沉迷理科學習也是保持內心平衡的一種方式。”伍文浩坦誠地表示,事實上, 在中考壓力緊繃的當下,許多初中生都處在“孤軍奮戰”的狀態下,貌似開朗,但的目標就是學習、闖關中考,“內心封閉,并不關心周圍的人”。

“自主選課,每個人都擁有定制化的專屬課表,這非常適合有學科特長的學生。”青島中學自主性、 多元化的課程體系,給了伍文浩全新的嘗試和空間,他依照自身興趣選擇了理科競賽方向的課程組合。但對他更重要的是,環境的更新造就了同齡人之間全新的交流與互動。“真誠的交流、良性的互動可以締造優越的人際環境,優越的人際環境更有利于塑造共享式學習,共享式學習是當下及未來的學習主流。”

在青島中學學習的一年間,伍文浩發現,自己不斷明確自己的學科特長和發展方向,同學們也同樣是擁有獨立認知的同齡人,很容易形成現實學習生活中的“學科群聊”,大家在共同語言與興趣特長的基礎上形成了氛圍良好的“朋友圈”。“通過興趣交流與知識共享,我不僅交到了朋友,自己也變得更開朗更自信。“契合特長發展的課程組合、時間充沛的球類運動,以及高大上的社團資源,令伍文浩的獨立人格愈發飽滿明亮。”真正的優秀是在獨立意志之外,擁有可以互為榜樣的同伴,共享彼此的知識與資源。”
“收貨”之卓越發展
出鏡人:盛佳寧

“我的好奇心比較強,希望能把每一個知識點學明白。我真的很喜歡青島中學的理念和氛圍。”盛佳寧在開學典禮上代表昱?獎學金獲獎者發言,她理性清亮而又質樸真誠的發言,一不小心在全校學生中圈了一波粉,四五年級的弟弟妹妹們都仰著腦袋閃著眸子認真聆聽。但盛佳寧說,她很羨慕這些“從小學就在這里上學的弟弟妹妹們”,在她看來,學校從課程到師資再到硬件和資源,都非常適合人的可持續發展。

談起師資,盛佳寧直言“看問題一定要一分為二,青中的教師團隊很年輕,但這意味著他們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和先見,他們會比較自由,有更大的創新空間。我覺得我們老師較大的優點是上進心強,比方說,我覺得今天作業多了,或者今天講得有點快跟不上,就可以即刻與老師溝通,他會立即調整與改進。上學期末結束時,我們數學老師還下發了一張學習體驗的反饋單,讓我們寫寫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有哪些授課方式和內容比較好等等,我們開玩笑說,這是求客戶好評的套路,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專業嚴謹的態度,而且反饋的結果是及時有效的。老師有這種心是很重要很難得的。老師一直都在那兒,你隨時可以獲得答疑解惑的機會,這也是定制化學習、共享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教與學互補互促、良性互動,學習才會形成節能、高效的能量場。

卓越發展是每位青中學霸的終極目標,在安謐淡然的氣質下,盛佳寧有著同樣堅定的決心。“眼下還沒有具體心儀的目標高校,我考慮專業方面比較多,我個人喜歡理科,但對人文、社科都很感興趣,青島中學高中階段的課程資源比較豐富,我還可以廣泛嘗試體驗,增強學習感受,努力將所有主動性調動出來。”盛佳寧認為,青中從課程體系到師資硬件配備,都在為個性化發展實現精準定制,而且更適合自覺加載自我認知及獨立人格的學生,高度與高效的雙向契合必然會發生卓越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