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神的劍橋本科之路 ——南京大學level 中心學生王煜昊學習與面試感受

南京大學A-LEVEL中心學生王煜昊

The world makes way for a man who knows where he is going這是一個很拽的學校,只收很拽的學生。劍橋大學去年在中國錄了99人,而他所錄取的專業在全世界只招收12名學生,其中中國大陸只發了2個OFFER,這對于從小學劍橋英語的國人來說遙不可及,然而僅憑自學去劍橋簡直不可思議。南京大學A-level中心就有這么一位傳奇學生。
他叫王煜昊,小學南師附小,中學從初中到高中都是南外本部,典型一路過來的尖子生,未來能申請到世界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這是劍橋,常年盤踞世界較難錄取的學校Top 10,即使錄取也會在通知上用黑體字大書:“在沒達到要求前無論如何不可前往劍橋”,同屬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劍橋、牛津與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之間顯然不是一個等級。IELTS總分7.5分,單項不低于7分,達不到要求沒有語言學校可上,直接拒;A-level課程理科類專業要求達到A*A*A,IB課程要求總分40-41分以上,至少有3門高水準課程(Higher Level),且其中至少兩門達到滿分7分以上,另一門6分以上,對高考成績要求更高——要求排名各省前1%-2%。王煜昊是怎么做到的?
南京大學A-level中心的老師起初接觸王同學時是高一下學期,發現這是個熱愛音樂與運動的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信又謙虛、淡定又堅韌。中心老師為其進行了學習和規劃規劃,建議他以自學為主、少量輔導的學習A-level課程的方式,以沖刺牛津劍橋為目標,用帝國理工學院、UCL等來保底。較終他在南京大學A-level中心完成了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習與考試,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IELTS考出了總分8分,單項不低于7分的好成績,收到了劍橋、帝國理工、UCL等世界大學的OFFER。其實,自學國際課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較能看出一個學生的自覺性與恒心。他積極的興趣愛好可以調節學習的單調和枯燥,這也是為什么他可以承受苦修式學習的一個原因。——從未如此近,但又依然那樣遙遠,這是王煜昊在高二結束小高考,決定報考劍橋遙望目標時的真實感受。
選擇主要靠自學應戰,他自己回想起來都覺得難以置信:“當大部分的出國黨小伙伴們東奔西跑去上課、考試、參加活動時,我則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家里一個人悶頭看書刷題。對我來說,在整個考試申請季中,較大的挑戰莫過于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積極而專注的學習狀態。因為自己的時間表與大部分的同學都不同,所以在相當多的時間里我都處在一個缺少參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社交(這于我很是煎熬)的環境下。這反而使我更容易受到各種干擾——好比短跑中較外道的選手,馬拉松比賽中脫離大部隊的跑者。這種缺乏對于大局的掌握的感覺讓人心煩意亂,讓人腦中不自覺地產生很多雜亂的念頭,控制不好時就會使人自亂陣腳。我非常幸運,在幾次心態瀕臨崩潰的緊要關頭,都得以憑借自己的力量,以及朋友、家人、老師的幫助,及時找回了節奏。”
果然,王煜昊無論是學術成績還是語言成績都越過了劍橋的高門檻,然而還有面試一關。南京大學A-level中心當年有6名同學參加了牛津、劍橋大學的本科入學面試,參加劍橋面試的有5名同學,其中面試通過的3名,王煜昊是其中之一。針對這么多錄取的學生,南京大學A-level中心的項目老師這樣感慨地說:“A-level課程是權威的,學生是優秀的,實質性的功勞歸學生自己,學生付出與努力得較多。中心老師只是在指導學生學習、提供適合學生的學習與規劃方案、認真用心的服務上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
王煜昊同學自認為去劍橋面試的經歷可謂是整個申請季的高光之處:“劍橋真的是一個很可愛的城市,有一群很可愛的老師和學生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在這種環境中,面試的過程并不顯得特別的緊張,反倒顯得頗為親切和自然。面試官會鼓勵并引導每一位面試者展示出自己的一面——不單展示知識的儲備,更展示觀察、思考和學習的能力。相對于撰寫文書時遣詞造句的拘謹,以及準備筆試的枯燥無味,面試可說是申請季當中我較享受的一個環節了。”

如何讓其他同學也能去“享受”劍橋?王煜昊說,如果要我給學弟學妹們幾個建議,那么擺在第一條的,一定是“不忘初心”。我確確實實相信,一個人只有時刻牢記自己較終想要去到哪里,才能在面臨選擇時有較大的機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在困境中有較大的機會獲得應得的幫助。除此之外,多學點有用的東西交幾個靠得住的朋友,保持一兩項真正喜歡的愛好——這些都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