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已經實現了一半夢想的幸運兒。
孩童時期的我,按照成人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娃娃頭兒,除喜歡同齡的玩伴外更喜歡帶著比我小的孩子玩耍。
上小學的一個早晨,和往常不一樣的是,那天起床是被我鄰居叫起來的,說是她的兒子陽陽想讓我喂他吃飯,不然就不吃。他們也嘗試了很多方法去引導他吃早餐,但是陽陽只是說榮榮姐姐喂,當我走到他身邊端起碗勺喂他,他就笑嘻嘻的張開嘴巴。那一刻,滿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感受到了我的重要性,我可以為別人做點什么!
上學階段必經之路一定有“我的夢想”,老師問大家“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大家回答的聲音此起彼伏,航天員、工程師、宇航員、科學家……少數幾位同學選擇了當老師,我就是其中一個,我想當老師,而且只想當幼兒園老師,當時的原因特別純粹,因為我喜歡孩子。
大學填報志愿的時間到了,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已經成為了專業的學前教育專業,當下我毫不猶豫填上此專業開啟了我的夢想之路。在學校里練就了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等技能,學習了專業的兒童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史、特殊教育等內容,讓我迫不及待想要到幼兒園去實踐。
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英語老師,負責小班組英文教學,其他時間協助行政工作。那會上完英文課就會離開班級,當我在班上時孩子們都很熱情來擁抱,但是一離開,孩子們仍舊和班上固定的幾名老師熱絡,這讓我心生羨慕,我也想有自己的班級,有自己的班級孩子們。
很幸運接下來就有了自己的班級,而且還是主要負責人--主班老師,接手了一個小小班,孩子們都無比可愛,但是因為沒有什么安全、衛生和規則意識,年齡偏小的孩子在教室里走著走著就會就地拉下褲子小便或者大便。看著這一現象,我開始做各項計劃:孩子們的常規培養、工作目標細化到每天、班級老師的工作分配及配合、家長工作等,連續一個月的加班加點讓我看到了顯著的效果,孩子們集體出發會排隊、喝水雙手端水杯、有尿尿臭臭會如廁、來園離園會打招呼、日常會簡單的中英文溝通……這一幕幕都是我在學前這條路上前進的動力。
這是我的一個新工作地,大班階段,班上有名小男孩辰辰,在其他人眼中性格暴躁的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發脾氣、扔東西、打人,一切試圖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一種心理活動在支撐,隨后了解到,在他的童年幼兒園生活中,爸爸媽媽總是缺席,他用發脾氣還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用壞情緒來得到家長的關注。在如今步履匆匆的社會,如此讓人心疼的孩子不止他一人!有一次他依舊和往常一樣大發脾氣,我嘗試勸說,他對著我就我一頓踢,踢到我身上都是灰,同感隱隱傳來,我跟他講“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是因為我愛你,我愿意在你旁邊陪著你”,我輕輕握住他的一只手,但是他仍舊試圖甩開,我就慢慢握住兩只手,兩人面對面,我接著說“我能理解你很生氣,但是你現在已經在克制自己的情緒了,你已經做的很好了,等你再感覺好一些我們聊聊好嗎?”等他情緒穩定下來,我們開始有了交流,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說了一些安慰他的話,隨即擁抱著說“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對的時候,這沒有關系,改正過來就好了,我還是很愛你的!”隨后這個倔強的小男子漢哇的一聲哭出來,我很心疼也很欣慰!
來到美凱思,又是我進一步的開始。純英文的IBPYP教學,對于老師的各項素質都有一個更系統、更全面、更嚴格的要求,這樣的環境對于孩子們也更受益。積極探究、知識淵博、勤于思考、勇于嘗試、及時反思等等品質,園所潛移默化的每一個元素都在引導著孩子們。老師們的教研氛圍、渴望學習的態度也正為正向引導打好堅實的基礎;與家長的不斷反饋溝通,增強與家長的粘性,共同支持孩子們的成長。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承載的希望,我希望我的另一半夢想能夠在一步步的沉淀中實現,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去幫助更多的老師、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