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關注嶺美雙語的朋友們。
不知不覺開學兩周了,在經歷完寒假后的我們正式進入了下學期的學習生活。兩周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相信大家通過兩周的校園生活已經調整好了學習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在這兩周里,為了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以及除了日常學習外,我們做了哪些事:
精準分層教學:
出國班獨立成班的育人邏輯
結合歷屆畢業(yè)生追蹤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具有明確海外升學規(guī)劃的學生,在標化考試準備、綜合素質拓展與跨文化適應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共性需求。因此在本學期我們將出國班獨立成班,這不是簡單的"人員重組",而是為特定成長需求定制的教育生態(tài)圈,構建精準化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舉措:
• 課程設置:雅思/日語/韓語備考課程和藝術課科學配比,增設「LAS課」和「商業(yè)化思維培養(yǎng)」等校本課程
• 資源整合:引入新加坡MDIS、萊佛士、PSB學院;馬來西亞UCSI大學等升學資源
•管理創(chuàng)新:實行“雙班主任制”,形成個性化升學指導
LAS課程升級:
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
本學期的LAS課程有“一點點”不太一樣,在AI盛行的這個時代,我們怎么能不跟上時代的步伐。本學期的LAS(Language & Arts & Social science)課程,將人工智能工具轉化為思維訓練的腳手架,引入“PBL+TBL+ABL”混合教學模式(項目式+團隊式+行動式),讓學生在真實問題解決中錘煉三大核心能力:
智能信息素養(yǎng):通過“AI檢索”生成的大量文字信息,培養(yǎng)批判性信息篩選能力
結構化表達:結合老師的問題提出,用答辯的形式完成復雜議題的層級化呈現(xiàn)
協(xié)作創(chuàng)新:各小組需先獨立使用AI生成解決方案,再通過三輪盲審討論(組內討論/上臺展出/老師質詢),最終融合人機智慧形成優(yōu)化提案。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不僅僅將AI當成搜索引擎使用,不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學生們要完成"AI信息交叉驗證挑戰(zhàn)",在小組內部分工擔任"提問官""驗證者""匯報人",并通過對比ChatGPT、文心一言、Deepseek、元寶等不同AI工具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敘述,培養(yǎng)數(shù)字批判思維。
除此外,LAS地中海美食鑒賞和LAS攝影延續(xù),LAS地中海美食鑒賞聚焦德、法、意三國美食,圍繞“面粉的藝術”展開探索及實踐。LAS攝影轉戰(zhàn)視頻類,學生自行組成一個劇組,選取各自擅長領域分工展開拍攝,并最終形成微電影、廣告等視頻形式的呈現(xiàn)。
師生籃球友誼賽:
一場籃球賽照見的師生情誼
對于籃球這項運動,大家好像永遠年輕,永遠熱忱。上周四下午,恰逢體育課,本部老師和雙語部學生開展了一場籃球友誼賽,而在這場比賽中有許多深藏不露的選手:
平日里帶著眼睛溫文爾雅的老師一記漂亮的三分球;女體育老師上場不斷截球“巾幗不讓須眉”;看到比分落后迅速攔截并趁對手不備巧妙得分的學生;像“風一樣的男子”及時阻止球出界的校長……
在我們之間,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似乎被一種更加輕松和諧的氛圍所取代。我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與接收者,更像是在人生旅途中并肩前行的朋友。最 好的師生關系,大概就是在學業(yè)上共同付出和收獲,又在某個下午如朋友般痛快流汗。
未來,我們期待通過不斷的摸索與實踐,交流與共建,看見未來公民的思維拔節(jié);望見“各美其美”的教育成果實現(xiàn)。
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教育創(chuàng)新是在尊重規(guī)律中尋找突破,在不斷的嘗試中摸索合適的模式。
誠邀您持續(xù)關注我們的探索,
也歡迎您來嶺美雙語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