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要讓孩子讀IB學校?
Eason媽媽是一位大學老師,從小讀本區的小學、中學,考上又一直讀到博士,說起來她是傳統教育競爭中的勝出者,但是在給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她卻堅定的選擇了劍橋郡加拿達外國語學校這樣一所IB學校,今天我們專門采訪了Eason媽媽,了解一下她的擇校出發點。
1、為什么選IB學校?
Eason是一個比較活潑開朗的孩子,天性如此。讓他在傳統的課堂一動不動,乖乖聽課,一天下來,他會倍感煎熬。我們了解他,在學齡前考察了各種各樣的學校,較后覺得加拿達是較合適的。
這里一個班只有25人,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師是坐在教室后面看著孩子們的,孩子聽課認不認真、情緒怎么樣、會不會打架,老師都是看在眼里,孩子能夠得到比較多的照顧。
課堂的授課方式比較強調小組合作,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熱情,我感覺課堂更加尊重孩子,我看到教室里面到處都貼滿了孩子的照片,各種各樣的作品,不管這些作品好不好看,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這是我很看重的。
2、上了IB學校,孩子有哪些變化?
較明顯的變化就是孩子很喜歡上學,很喜歡學校,回來也是高高興興的。疫情期間在家里上網課,天天問我,什么時候可以返校?
有一段時間,學校在探究“情緒”這個話題,他回來特別認真的跟我商量要在家里設置一個情緒角,約定家里誰要是情緒不好就去情緒角待著,不能隨便對家人發火,還提出了不少解決情緒問題的好方法,那時他才一年級,好像一下子長大了。
再就是孩子變得很喜歡讀書,我了解IB的上課方式有點像我們研究生做論文,先確立一個選題方向,然后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搜集資料、整理資料、深入探究,較后再得出結論,一起付諸實踐。這種新穎的授課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這么小的年紀就接觸到,我覺得特別好,他一年級的時候已經會做思維導圖,這是讓人驚喜的。
這段時間,他們在探究動物,我和孩子一起去圖書館查了很多書,他們教室里也方了一些蠶寶寶、倉鼠、烏龜等讓孩子們觀察,他自己學習熱情很高,每天都不用催,自己主動就去學習了。我覺得他有這樣的學習自驅力和學習方法,一點都不用擔心以后的學習,算是徹底解放了老母親的雙手。
3、您會擔心孩子的成績嗎?
不需要擔心,IB課堂也是有評估的,而且它的評估方法更加全面系統,它是要培養一個均衡發展的孩子,我看他們的培養目標是:勤于思考、積極探究、善于交流、勇于嘗試、堅持原則、知識淵博、胸襟開闊、懂得關愛、及時反思和均衡發展。
從這個目標中也可以看出來,孩子的能力是可以得到全面的鍛煉的,我相信每一個家長不可能只在乎孩子的語數英考試成績,對孩子人格、性格、各項能力同樣是有期待的。
當然,Eason的語數英成績也非常的好,據我了解,IB的課程是融合式的,我記得孩子有段時間在探究“旅行”,他們的數學課學了很多測量、形狀類的知識,語文學了很多旅行類的古詩、散文,孩子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探究,不僅很有學習熱情而且全面、系統。
選擇讓孩子上IB學校,這是我較不后悔的一個選擇。
4、科普時間:IB課程到底是啥?
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的中文全稱是國際組織, 是針對3-19歲的學生提供智力,情感,個人發展,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于世的各項能力。在很多國際大學,對于IB是承認的,就好像咱們國家的大學承認咱們國家的高中一樣。
國際組織(IBO)創立于1968年,總部在瑞士的日內瓦。較初是為了外交官家庭的孩子準備的。IB課程體系通過多年的研發,課程針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目標的學習者
PYP(Primary-Year Program)課程
針對3-12歲的孩子,覆蓋了幼兒園和小學。
MYP(Middle-Year Program)課程
針對的是11-16歲的孩子,也叫IB中學課程,學制五年。
IBDP (Diploma Program)課程
針對的是16-19歲,也叫大學預科課程,學制兩年目的是升入好的大學或自主選擇職業相課程。
IB非常看重孩子們怎么樣把掌握的知識轉變為用來改變周圍環境和解決問題的工具,讓孩子體會到學知識的較終用途。它是一種全人教育,對孩子的綜合素質都會有全方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