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谷主馬老師來到云谷學校,和云谷的小谷粒們、老師們見面。這次馬老師在云谷分享了些什么,進行了哪些教育思想的碰撞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吧!
從阿里巴巴退休后,我要做的三件事情
一直以來我都在想:未來有一天,我從阿里巴巴退休以后,我會做些什么?什么是我較感興趣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我較感興趣的就是教育。所以未來我有三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第一件事情是馬云公益基金會。中國有七八千萬孩子生活在農村,分布在偏遠或者相對不發達的地方,這個項目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解決鄉村教師、鄉村校長、鄉村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我相信云谷現在正在探索和實踐的優秀教育理念,將來也有機會通過互聯網和其他方法,傳遞到鄉村去。
第二件事情是湖畔大學。“企業家”這個群體是能夠創造社會財富的群體,當社會財富多了,科技投入、教育投入、其他投入也會增多。湖畔大學就是要告訴企業家不能唯利是圖,會賺錢但要賺有意義的錢。
較后一件事情,就是基礎教育,也就是要和在座的各位老師共同努力的事情。我希望云谷能扎根于對中國教育的探索,走出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改革創新之路。
文化是一顆種子
我們要把它種在孩子的心里,等待發芽
我父母早前是戲曲演員,父親搞曲藝,母親則是評彈。我五六歲還沒上學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出去演出,我看了無數的演出,不斷感受到他們對藝術的熱忱,耳濡目染之下的我自然也就有了興趣。小時候聽得多,現在張嘴就能唱,而且每次都覺得特別親切。
小時候我還聽了很多像岳飛、三國演義這樣的故事,我懂得了一樣東西,就是行俠仗義、兼濟天下,這是從小就埋在心里的。這些影響并不是因為父母刻意來教我,或者帶我找老師去學,就是因為小時候無意識中天天聽得多了。
所以,如果說文化和藝術是一顆種子,那就應該在孩子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種下去,它一定會發芽,生長。如果把這顆種子放到中學或者大學去“種”去教,那就太晚了。
琴棋書畫不單是掌握技能,而是透過藝術喚醒靈感
琴棋書畫,“琴”是音樂,“棋”培養的是格局,“畫”讓人充滿想象,“書”講究定力。很多優秀的政治家、科學家,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大都熱愛某種藝術,他們一旦遇到困難和瓶頸,可以在藝術里找到靈感。
我們讓孩子學習琴棋書畫,不單是讓孩子掌握技能,不是要求孩子學習特定哪種樂器,或者考幾級幾級,比拼彈奏的技能有多高。現在的社會上老師教孩子彈奏、唱歌“技能”的水平已經很高了,有很多人都會唱歌,但會唱歌不代表懂音樂。我看到有的老師教冰上芭蕾,給孩子換一首完全不同的曲子,孩子還是用一樣的動作去跳,這就是不理解音樂,而我們的音樂課應該教孩子懂得如何用音樂表達情緒。
我們要讓孩子對藝術充滿熱愛,通過藝術喚醒孩子的靈感,去培養孩子對于藝術的理解,以及讓孩子在藝術里獲得“技能”之外的東西。
云谷是國際化辦學而非國際學校
通過語言讓孩子擁有國際化思考的能力
不論是外國人學中文,還是我們學習外語,都不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本身,也不是用來炫耀比別人多掌握一項技能,成為將來找工作的加分項。如果只是單純為了找工作,例如翻譯工作,你翻譯得再好,這只是一個skill(技能),人工智能一定會做得更好。對孩子們來說,學習外語重要的是體驗不同語言背后的文化樂趣,并且懂得尊重不一樣的文化。
云谷不是一所“國際學校”,而是要成為“國際化學校”,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多會說一門外語并不能叫國際化,云谷的孩子重要的是要有國際化思考的能力。
我們的孩子應該通過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進入另外一種新的文化、新的世界、新的領域,就像多了一把鑰匙,為自己的人生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一扇“國際化”的大門。當然,每個孩子打開哪一扇語言之門,是英語還是法語或者其他,都沒關系,關鍵是按自己的興趣找到它,我相信每個孩子一定有屬于自己的那一扇門和那一把鑰匙。每個孩子都是天造的,每個孩子都是難得的,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培養和喚醒孩子的興趣和潛力。
情商、智商和愛商,一個都不能少
不管什么樣的人,有三點很重要:情商、智商和愛商。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是由情商和智商決定的。情商高的人,會與人打交道、善于溝通,別人會愿意幫助他,會更容易成功;智商高的人,失敗的概率比較低,但智商高的人未必會成功。只有情商和智商兩者都相對高的人,才容易成功。
對云谷來說,我們培養的孩子不僅要擁有情商和智商,更重要的是還要培養他們的“愛商”。愛商是什么?Q of Love,是情懷,是一份責任和擔當。擁有愛商的人會受人尊重,即使失敗也依舊受人尊重;而有的人即使成功,也不受人尊重,原因就是缺乏愛商。
云谷的孩子要思想健康、身體健康,擁有好奇心
當孩子們走出云谷的時候應該都是健康的,這個健康有兩層含義:思想健康和身體健康。
思想健康的孩子容易獲得快樂,當孩子碰到困難的時候不是沮喪,讓孩子懂得如何應對和處理困難,而不是一個勁兒鉆牛角尖;身體健康,體育運動對于人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我希望孩子通過運動去學習運動規則、運動精神和運動文化,體會競技的魅力和其中的快樂,通過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孩子一旦熱愛運動便會自然而然地探索運動。如果僅僅是天天沿著操場跑兩圈的體育教育,很難讓孩子達到“熱愛”的程度。體育培養的不只是孩子的競爭意識,還有團隊精神,也許我們孩子踢足球不一定得冠軍,但是要培養他們有團隊協作的意識,這才是較珍貴的。
我希望云谷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真正的人,有幸福感的人,這就需要孩子們葆有一顆好奇心。但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在漸漸失去好奇心。人家經常批評我,你怎么跟各種人都打交道? 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有好奇心,我想要看看這些奇怪的人和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親眼見到后,用事實和邏輯,證明他們是對還是不對。
如果人類沒有好奇心,世界怎么進步?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好奇心,哪兒來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云谷要培養面向未來、適應未來的孩子
云谷今天所有的努力,都要著眼于關注未來的教育,我們一定要培養面向未來、適應未來的孩子。新的技術革命興起以后,機器人、人工智能將會取代許多就業崗位,但是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機器代替不了的,至少一兩百年內替代不了。我們培養的孩子未來怎么樣體驗時代、適應時代和創造時代,如何在三十年以后成為引領者,這是云谷需要思考的。
當然,云谷所有的教育創新和實踐,都要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育人一定是一個慢的過程,學校的發展是長期的,衡量云谷的好與不好需要至少三十年,需要經過三四代老師的努力,才能逐漸形成云谷的文化和味道。
阿里巴巴發展到今天,我們中間不知道走了多少翻來覆去的路,從湖畔花園到今天的阿里巴巴,我們的方向、我們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始終沒變過。云谷在尋找方向的過程中,會因為孩子、因為家庭、因為社會去做一些微調,但是“培養面向未來、適應未來的孩子”的大方向不會變。
我們希望云谷做成“不一樣”,但這并不是讓這種“不一樣”成為一個模板被全國復制,每所學校都應該有自己不同的風格和獨特之處,云谷要做的應該是分享。未來,中國會有“云谷系”學校,但它絕不是一個標準,而是系列教學理念的參照。
較后,云谷不會成為一所“貴族”學校,貴族不是“貴”做出來的,是“德”做出來的。貴族跟錢沒關系,貴族是人的言行舉止和氣質,是人的品位,是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