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斯琪
廣州新東方托福老師
廣州新東方托福師訓組長
教育背景:美國紐約大學 學士
功底成績:托福119分(滿分120分)
同學們對RPG (Role-Playing Game) 角色扮演游戲一定不陌生,上到網游英雄聯盟,下到手游王者榮耀。
玩家們在游戲中操縱自行設定的avatar (虛擬化身)在游戲地圖上探索環(huán)境,通過與NPC (Non-Player Character 非玩家角色)交流等途徑獲取信息,并與其他玩家合作打怪、推塔等等完成某種游戲任務。
在三維的虛擬空間中,玩家獲得一種沉浸式的游戲體驗,很容易樂而忘返,故老師和家長們感嘆,如果能把花在游戲上三分之一的時間拿來學托福,該多皆大歡喜。
換個思路去想,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能否用這樣趣味性十足的游戲在3D虛擬課堂中來教托福呢?新東方的老師們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課堂中也許找到了答案。
為了讓老師們有更多高品質的學習機會,以便給學生帶來更多元的課堂體驗,每年新東方都會選拔優(yōu)秀教師遠赴英美各高等學府進行境外培訓,學習國際較前沿的教學理念、方法。
上月,我作為托福項目師訓組長與閱讀教研組長馬瀟老師,有幸代表廣州新東方學校,在美國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參加了培訓。
【史斯琪老師在賓大課堂中】
【廣州新東方教師馬瀟、肖倩、史斯琪在賓大課堂中】
作為一名新東方國外部的老師,可不能只會教英語這么簡單。在為期兩周的項目中,我們在哈佛、賓大教授們親自教授的課程中進行了包括可視化思維、課程設計、教學評估、積極心理學等方面的豐富培訓。
其中賓大教授Dr. Kozlova所上的《3D課堂在聽力和口語中的應用》(3D classroom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讓人印象深刻,為我們的托福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啟發(fā)。
Kozlova教授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叫做VirBELA的虛擬大學城平臺。在這里,使用者可自行設定自己角色的姓名、性別、外形等。
【在VirBELA中,玩家可自行設定角色】
并可通過地圖自由探索校園中的教學樓、圖書館、宿舍、食堂等地標,同時和非玩家角色以及其他用戶的角色進行語音、文字、動作的互動。
頗有“模擬人生Sims”等角色扮演游戲的即視感,使用起來十分有趣。
【我們設計的托福口語任務】
回到本文開頭的提問,我們是否能用VirBELA這樣的3D空間來教授托福呢?答案是肯定的。
托福本身就考察學生在實際日常校園生活中使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在身臨其境的虛擬校園中,學生們可以更直觀地體驗美國校園生活并切實鍛煉語言能力。
這樣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其實對語言的習得非常有利。我們都知道托福口語的第二題考察的就是學生在各種校園場景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國外部教師史斯琪、馬瀟、敖玲玲、吳永杰在哈佛大學Maker-Center Learning課堂】
虛擬環(huán)境提供了一個打破地域、時間障礙的平臺,可以增強學生協作,還為教師提供了實時觀察監(jiān)測、布置作業(yè)/發(fā)布成績的新途徑,能整體加強教師對學生學習監(jiān)督幫扶。
通過參與其中,其實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可視化。
【哈佛大學Jessica Ross教授的可視化思維課堂】
在教授的指導下,我們在虛擬校園中設計了一系列的托福口語任務,深感教學的便利有效,也觸碰到國內托福培訓行業(yè)的未來的可能性。
文章較后,分享給大家一句在賓大書店墻上看到的一句話:To teach is to learn twice over. 我們相信,只有不斷跳出舒適區(qū),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老師們的課堂討論】
對學生如此,對教師更是如此。時刻心系學生需求、與時俱進在課堂中融入先進教學科技,以此不斷精進教學,才是王道。
【獲得境外培訓結業(yè)】
【學術交流團在麻省理工大學參觀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