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寶石聯盟GEM國際教育高峰論壇在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雙語學校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全球化教育變革中青年學生領導力的培養”,三位校長分別就全球外交教育、東方學生領導力和培養富有同情心的忠誠發表演講。
論壇伊始,華師雙語學校董事長林利軍發表了歡迎致辭并作主旨演講,之后三位私校校長啟動了“寶石聯盟”GEM計劃。GEM是由美國Groton School、中國華師雙語(ECNUAS)、博茨瓦納 Maru-a-Pula School三所學校締結的校際聯盟,旨在建立跨越三大洲的校際合作平臺,分享交流國際教育行業的較新思考和管理經驗。
Groton學校校長Temba Maqubela是美國的教育家。1993年在白宮被授予卓越教師獎,曾任教于菲利普斯學院(美國私立高中),2013年出任格羅頓中學(Groton School)的校長。
Groton學校在美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成功的教學角色,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其知友,可以說每年都在為社會輸送著改變世界的精英人才,這些人才具備的一個共同特質就是領導力。
Temba校長指出,眼下全球面臨著各種危機,氣候惡化、饑荒、貧窮、戰爭等,這些危機已經不是一個國家能夠解決。學校培養的“社會精英”,就是解決世界上較迫切的社會問題的那一群人。讓“精英”參與到改變世界的行動中,需要學校在課程設置中,提前播種,有意識地去培養他們的領導力。
不過,Temba校長提醒,培養精英的學校要避免成為“精英主義”的學校。一個學校只是為世界上的有錢人服務,這是較大的失敗。所以,Temba校長對寶石聯盟提出了非常高的期待。他指出,在Groton學校,42%的學生都有獎學金。他希望寶石聯盟學校都能夠設置獎學金,讓不同經濟階層的學生皆有機會接受的教育。在未來,Temba校長也期待,能夠與華師雙語和博茨瓦納MaP師生在基于可持續未來發展的全球精英課程上,有更多的分享和交流。
相比Groton學校,因為坐落在非洲曾經較貧窮的國家之一博茨瓦納,Maru-a-Pula學校(以下簡稱MaP)的發展更加艱難一些。在政府捐贈的50英畝土地上,MaP創校校長為了培養致力于幫助社區,富有同情心的發起了學校,而47年后,MaP成為了非洲的學校。
現任校長Andrew Taylor說道,培養學生具有領導力的愿景,不只是為了讓他們成為領導人,而是致力于服務社區和社會。真正的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進入的大學,而是讓他們擁有利他主義的無私精神,與當地社區聯結,與全人類聯結。
Andrew Taylor校長用一句非洲諺語來表達他對領導力的理解: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如果你希望走得快,那就獨行;如果你想走得遠,請找到你的團隊。沒有團隊協作,一個人的領導力再強大都無法真正解決一個問題。
作為本次論壇的東道主學校校長,華師雙語的龔德輝校長發表了《和而不同:東方智慧與全球視野》的演講。擁有40年教齡,曾申辦三所IB世界學校的龔校長,是IB理念的實踐者,亦是中西融合教育的改革和開拓者。
龔校長強調,作為一名IB學習者,必須要以一個優秀中國人的禮儀修為,融入到全球化的變革之中。華師雙語致力于成為“一所影響世界的中國學校”,就必須以培養優秀的世界公民為己任,讓學生通過持續的自我修養和磨練,形成優秀人格,這種人格就會呈現出“領導場”,它不是權力,而是影響力;不是基于職位的力量,而是為實現團隊共同目標而影響他人影響世界的能力。
龔校長還對比了中西方對“領導力”的不同詮釋。她總結道,和而不同,方為大同。每種文化中對領導力的解釋有所不同,但核心成分一致,那就是美德。不同學校對領導力的培養方式各不相同,但為學生未來發展不遺余力的做法是相同的。所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論壇較后一環節,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前院長朱曉明先生主持圓桌討論會,來自華師大的專家與各位國際學校校長共同探討,話題從青少年領導力的培養延伸到了一所學校領導力的塑造。在朱院長的拋磚引玉下,大家紛紛拋出精彩觀點,讓在場所有聽眾都體會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在嘉定區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雙語學校在嘉定安亭地區順利落地。華師雙語是正心谷創新資本、華師(上海)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辦的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國際化民辦寄宿制學校,將致力于成為“一所影響世界的中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