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國際化的進程,中國新一代家長們的教育觀也越來越開放,大多數家庭渴望讓孩子接受更加綜合的全人教育。為了幫助各位家長真正了解國際教育的方方面面,對自己的育兒規劃有所啟發。近期,北京德閎受宜信邀請,參與《全球教育觀》系列線上公益講座,旨在通過教育領域多位專家的不同視角帶您去感受去體驗真實的國際教育。
繼邀請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導演周軼君、亞洲首位“雨果獎”女性得主郝景芳分享后,3月30日晚19:30,講座迎來另一位重磅嘉賓——英國教育專家李爽博士。
李爽 博士
英國教育專家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傳媒學博士、曾在倫敦大學等高校任教
《他鄉的童年》英國篇采訪嘉賓
《傲慢與偏見——英國私立學校訪談錄》作者
定居倫敦18年,兩個女兒均就讀于英國私校
周軼君導演拍攝的全球教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選取了在早期教育領域突出的六個國家作為典型,展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教育體制。其中,英國篇從幼兒園教育開始,一步步深入到精英教育體系,通過真實的記錄與采訪,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英國之所以稱為教育大國的原因所在。
影片開始,拍攝了一組正值假期帶孩子來英國體驗幼兒園教育的中國家長們,當被問到為什么要帶孩子來英國學習體驗,在場的幾位中國媽媽是這樣說的:
“我曾在英國念書,一直喜歡這里的文化氛圍”
“喜歡英國的紳士文化,希望孩子學到英國口音”
“英國人注重禮儀禮節,希望增長見識”
“英國是教育大國,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把孩子送來學習”
可以說,這幾乎是多數中國家長,特別是新一代的年輕家長對英國精英教育的第一印象。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小小就和家長一起來英國參加游學的原因。那么,這么多人的留學之地英國,教育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在英國教育專家李爽博士看來,英國的精英教育理念里,有一個較突出的不同在于:體育。
在英國的校園里,無論氣溫多冷的冬天,操場上永遠有人在運動,女生穿著短裙,男生穿著短褲,就這樣開始一天的學習。這種精神狀態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崇的。
李爽博士在《他鄉的童年》里分享英國教育精髓
在李爽看來,英國的禮儀之精髓恰恰在于他們的運動精髓。她認為所有的禮儀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外在,體育帶來的精神面貌是一種內在的禮儀,你要守規則,要有團隊意識,自然就擁有了一種獨特的氣質。
在中國,我們會刻板地認為,搞體育的都是不會讀書的,這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中體育不是一項重要的科目,而變相變成了一種特長和招生的手段,當運動變成一種結果而去做的時候,也改變了運動帶來的意義。
而實際在大多數留學的孩子中,如果有運動愛好,往往更容易融入集體,更容易得到關注和歡迎。僅僅只會學習的孩子,在這里找不到社交圈。體育,是把人連接起來的一種重要方式。
體育運動讓孩子學會贏,也學會輸;學會去領導,也學會被領導;學會做極致的自己,也學會做團隊的一員;學會什么時候去奮爭,也學會什么時候承認失敗;這些,都是一個成熟個體需要具備的品格。
這一理念和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不謀而合。
英國教育在全球頗負盛名,英式教育以興趣為導向,強調個性化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思辨能力與分析能力,因此成為備受國人追捧的留學勝地。然而,英國的教育體系與中國大相徑庭,很多家長雖然想給孩子更好的起點,卻苦于不甚了解,不知如何選擇。
“39%的英國精英有私立教育背景,24%畢業自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這個數據節選自《2019英國精英報告》,其調查結果被英國政府網站、BBC、衛報等英國權威媒體引用。
數據顯示,英國精英階層的孩子,39%上私校,20%上文法學校(相當于國內的重點中學),40%上綜合性公立學校(普通中學)。對比之下,在英國的平民階層里,只有7%的孩子選擇私立學校,5%選擇文法學校,88%選擇綜合性公立學校。
由此可見,英國社會的領導階層,并不是學習優異的文法學校培養出來的,更絕少來自公立學校畢業生,恰恰是私立學校培養了當今英國三分之二的高級法官、軍隊高層、半數以上的議會議員和絕大多數的公司高管。
《2019英國精英報告》薩頓信托基金會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彼得·蘭普爾爵士表示:相比公立學校,英國的私校不僅重視學生的學術成績,還會重點培養學生的信心、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這些都是一個人未來職業成功的關鍵。我們應當想辦法讓更多天資優秀、背景多樣的孩子進入英國私立學校接受教育。
現在英國私立學校的家長已經不是18到20世紀中那些非富即貴的“資產”階層,而更多的是中上收入的職業人士。他們放棄了免費的公立教育,每年花費稅后的1萬到4萬英鎊把孩子送入私立學校,他們期望的是勤奮、自立、向上的一代,既保有父母那輩的優點,又能更全面地發展。
《他鄉的童年》拍攝現場,李爽博士接受周軼君采訪
要真正理解英國教育體系,尤其是國人向往的英國私校體系,需要哪些基本條件?李爽博士具備了所有這一切:
她是中國人,非常了解中國人的想法;她在英國生活了18年,用英語生活與思維,在文化的意義上理解英國人;
她在英國生活的重心是帶大兩個女兒,作為一個家長,跨越中英兩種文化來理解英國的教育體系;
作為一名學者,一個研究人員,她從理性上研究與理解英國的私立學校;
作為一個曾經的傳媒人,她與英國私立教育體系中每一個角色的代表人物進行對話,切磋關于英國私校的各個方面;
較后,作為一個訓練有素的中文作者,她寫出一本較能讓中國家長讀得懂的深入理解英國私校體系的書 。
李爽博士通過親身走訪,撰寫英國私立學校訪談錄
疫情之下,英國教育機構有何應對舉措?
英國私立精英教育,為何備受全球青睞?
“全人教育”為本的私立教育,到底全在哪里?
課業學業和興趣發展,如何平衡和堅持?
低齡留學越來越多,單親陪讀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