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全省中芬合作辦學的新教育學校落戶蘇州
現代社會是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為什么孩子們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這就給你答案...
2019年4月14日下午,“通往幸福的教育——中芬對話”公益教育論壇在蘇州市教師發展中心舉行。參加論壇的有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蘇州市部分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以及家長代表等300多人。
作為西方教育的榜樣,芬蘭教育吸引了諸多目光。芬蘭的孩子上學晚、作業少、假期長,卻在PISA考試中(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名列前茅。2018年全球幸福度排名芬蘭位居榜首。
的確,良好的教育將滲透人的一生,從而建立更有格局的生命軌跡,建立更美好的社會。
為了深入探討這一話題,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舉辦這場公益講座,專門邀請芬蘭赫爾辛基小學特級教師、教學校長Saara KOSKELAINEN以及芬蘭科技與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朱綺華老師,就文化差異、教育與生活、幸福與成功等話題,與蘇州教育行業的教育工作者展開對話。
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榮俊昌先生、芬蘭科技與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朱綺華女士分別致歡迎詞。
芬蘭赫爾辛基小學教學校長、特級教師Saara KOSKELAINEN女士在發言中表示,要把全球的教育帶到中國。據她介紹,芬蘭0歲至成年人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包含早期教育的方式,早期護理的普及,集教育、護理和教學于一體的綜合保育方法,寓教于樂的教育主張,培養語言、身體發展、探索、審美體驗和自我表達的能力等。
她說,在芬蘭,讓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是一種共識,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理念背后是行之有效的體系。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師隊伍的培養和選拔,到教學方法、課堂氛圍都是為了讓孩子們擁有公平、自主的教育。
芬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讓他們更獨立。
接著,蘇州吳江區濱之湖實驗學校董事長許霞女士就《通往幸福的教育》做了專題講座。許校長對全人教育、身心發展、全能教育等方面做了深入闡述。
她認為,人生就是一場沒有設限的馬拉松,更沒有既定的終點線。起點再低,我們也要出發;跑的再慢,也不能把腳步停下。知識不是只能在學校里才能獲得,學習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發生。
“我們辦學的出發點只是簡單的始于平等、公正的理念和一個不能掉隊的原則——著眼于每一個孩子,激發每一個個體身上的潛能。”許霞說道。
在之后的主題沙龍,大家站在國際學術前沿,還對考試不等于評價、什么是有意義的學習、現象教學等社會關注度高的話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國際的芬蘭教育課程體系落戶蘇州濱之湖實驗學校,必將給更多的孩子帶來幸福人生,必將給蘇州教育界帶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