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歐學習和工作了五年的他選擇回國從事國際教育行業(yè),而這一做就是十余年;他善用個人經歷講解復雜經濟學知識;他所教出的學生升入了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等的世界學府,他就是北外ICC經濟學教師Eric Li,也是劍橋經濟學科閱卷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吧。
Eric Li
經濟學老師
劍橋大考閱卷官
荷蘭奈美亨大學商管碩士
“西學東漸”,旁征博引
Eric老師的經濟學課堂
Eric老師在課堂上用以闡釋經濟學概念的例子從來不是生搬硬湊,很多都是他曾供職于西歐跨國公司的親身經歷。畢業(yè)于荷蘭奈美亨大學的Eric老師在西歐學習、工作了六年,加之十余年的一線國際教育工作經驗使得他深刻了解西方文化與A Level課程教學重點,也因此形成了善于用更有說服力的個人案例為同學們講解知識點的獨特風格,將抽象化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化未知為已知。Eric老師多年的海外經歷使得同學們能夠更加深入感知東西方文化差異,更充分地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
寓教于樂,以樂促學
經濟學科活動——新年集市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僅靠強迫維持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是無法長久維持的。”英國教育家斯賓塞也明確指出:“快樂學習能使學生自學不輟,并得到精神滿足。”由此可見,是否寓教于樂,以樂促學,使學生快樂地投入學習,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高低。而備受北外ICC學子期待的學科活動之一——新年集市的開展,便為同學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寓教于樂的氛圍。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的才干不僅表現在他有淵博的知識,更在于他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悅的生長環(huán)境。Eric老師表示,讓同學們通過參與到形式各異的經濟學科活動來夯實所學知識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就像在他所負責的新年集市活動中,同學們化身“店主”與“顧客”,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經濟學相關知識彼此“博弈”,不論是在前期的店鋪定位,中期的營銷過程,還是在后期通過分析市場并調整營銷策略等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看出同學們能夠將課本的知識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方法論”,而經濟學科活動的“功效”遠不止于此,同學們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能力的提高也是老師和家長們有目共睹的。
群策群力,助力未來
北外ICC期末大會Eric老師(前排左三)與部分教師合影
Eric老師表示:自己任教十余年,北外ICC教師團隊的專業(yè)性和合作精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而不研則愚,研而不教則虛。”教乃研之基礎,研乃教之利器,教學與教研猶如兩扇翅膀,是平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經緯,不但能推動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更能促進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Eric老師(左三)參加北外ICC教師培訓
北外ICC集結中外優(yōu)秀教師組成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教師們通過每周的教研組活動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在對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普遍性問題加以分析并妥善解決的過程中,營造出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良好教學研究生態(tài)。不論是為沖刺世界的學生模擬面試、啟發(fā)思維,還是面對剛剛轉軌國際教育的學生過分依賴翻譯筆的情況進行解決,甚至是具體到講解經濟政策使用哪個模型或具體事例更易于學生理解都離不開經濟學科組共同的努力。
大考通關,教師有話說
為了更好地幫助同學們走向世界夢校,Eric老師鉆研國際高中經濟學教學,將一批批學生送入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樣的世界學府,而成為劍橋閱卷官的他對劍橋A Level課程考試的把控更加如魚得水。
說到較近的A Level大考,Eric老師表示劍橋國際考評部的A Level課程在知識體系方面依舊保持著系統性和連貫性,而考核標準方面更加科學、全面,比如在AS和A Level兩個級別的考試中都會考察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Essay寫作,這就要求同學們注重日常積累,多關注現實生活中的經濟事件并嘗試應用不同的經濟理論,而他也會繼續(xù)堅持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并重的原則,幫助同學們突破重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