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濤校長于2019年5月加入朝陽凱文學校。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從學生到家長,從老師到行政員工,再到餐廳的服務人員,都深深地感受到她身上散發出的親切和溫暖——教育者獨有的魅力。徐校長引領的為凱文家長打造的家庭教育系列節目“凱文幸福課”也在朝陽凱文學校的微信公共號上每周推出,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家長。
在加入朝陽凱文之前,徐濤校長在北京耀中國際學校——一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工作了21年,其中有11年擔任雙校長,和來自不同英語國家的外籍校長共同管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較近過去的一個學年里,徐校長還榮升為中國香港耀中教育機構的課程和教學總監,負責多所耀中國際學校和耀華國際學校的課程研究和推廣工作。
在很多國際會議上,你都可以聽到徐校長精彩的教育分享。從對國際教育下的中文教育的解讀,到引領國際學校的學習社區的變革,到運用大數據管理學校,她的熱忱和專業塑造了她在中國國際教育界的領軍人物的形象。
走進徐校長的辦公室,你一定會被辦公室的一面墻所吸引。滿滿一墻的卡片、照片,每一段話,每一個定格的鏡頭,都是一個故事。
你可以看到歲月在一個充滿愛心的教育者的身上所留下的美麗的記憶。徐校長笑稱這是一面“勇氣墻”,每當她工作上遇到挑戰,只要站在這面墻前,讀讀這些卡片,看看這些照片,她就會收獲滿滿的能量。
我們很好奇,是什么讓徐校長選擇了朝陽凱文,凱文教育又如何吸引了她?以下是我們對徐校長的采訪。
從一所享有盛譽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到新興的本地國際化的朝陽凱文學校,您有怎樣的教育追求?
作為一個國際教育者,凱文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理念和辦學方向。當今天我國很多家長選擇國際教育時,一方面,是在致力于全人教育,均衡發展;而另一方面,家長們也將在公立學校中一味追逐排名和考試成績的文化帶到了國際教育中。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凱文教育勇于追求卓越的藝術教育、科學創新教育(STEM STEAM),并且致力于將運動(Sports)與教育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課程和運動課程,這樣的見識和勇氣是國際教育的清流,我堅信也是未來中國國際教育的方向。
藝術教育、體育和科學創新教育恰恰是公立教育的短板,甚至是中國家長的教育誤區——認為藝術和體育以及科創不是正規的學習,這樣的理念和基礎教育甚至會給未來的中國發展帶來某種隱患,這也是國家為什么花大力度去治理各種課后補習和培訓的原因。
民辦教育在有資金支持的背景下,應該為中國教育帶來更多的探索和變革。變革的方向就是扭轉機械和扭曲的考試系統,帶給孩子真正的全人發展和均衡教育,以及未來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選擇凱文對我來說是堅信凱文教育的辦學方向是未來中國國際教育的方向,那就是通過為中國的學生提供的科學創新教育、藝術教育、體育和運動,為孩子帶來真正的全人教育、均衡教育,以及未來可能有的更多的成長和成功。
您在耀中教育機構任職時一直很重視母語教育,加入凱文以后也在倡導“根深路遠,做充滿中國自信的國際教育”,您所倡導的“根深路遠”的內涵是什么呢?
我在國際教育領域工作了20年,深知無論國際教育和本土教育,都應該致力于學生的母語教育和根文化。一個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缺乏歸屬感和自豪感的孩子也不可能在未來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公民。
我非常反對這幾年蓬勃發展的民辦國際化學校一味打國際牌,以提供英語教育和國際課程為賣點,甚至誤導了很多家長對國際教育的理解,又進入瘋狂補習英語,追求國際考試排名的“洋高考”。
教育是對未來的準備,教育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貫穿一生的過程。我們的孩子的未來該有更多的可能性,成功的定義也該更開放、更多元。
基于此,朝陽凱文的母語教育和根文化會體現我倡導的“根深路遠”的三層內涵:
傳承的中國: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所在,沒有傳承就沒有發展,所以,在朝陽凱文的課程中,中國文化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它體現了對歷史和傳統的傳承。新的學年,我們也將開設“城市課堂”的博物館系列課程,以豐富孩子們對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和學習。
發展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何以強大?我們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是如何支撐和支持今天的中國的發展的?這是根深路遠的第二個內涵,讓孩子們走進發展中的中國,理解發生在當下的中國故事。我們本年度的歷史課程和研習課程,將為孩子們提供更豐富的今日中國故事,讓學生們理解中國的發展。
未來的中國:中國的未來,也是世界未來的一部分,孩子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們的課程中缺失了對未來中國的參與,我們也無法讓孩子們走得更遠。所以,根深路遠的第三個內涵是讓我們的根(傳承的中國)和今日中國(發展的中國)去引領孩子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因為根深,所以路遠,孩子的未來和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在一起。朝陽凱文的科學創新課程一直是我們的驕傲,孩子們在剛剛過去的暑假的世界機器人大賽上頻頻獲獎,創新是我們未來中國的方向,世界需要中國智慧,中國智慧改變世界。
凱文學子在WER(世界機器人教育大賽)中勇獲大獎
在國內外賽場屢獲佳績的雨果機器人俱樂部
在朝陽凱文學校,為什么我常常提母語教育,而非母語教學或者說語文學科教學呢?因為相對于公眾印象里的傳統的語文學科來說,“語文”在一所國際化學校里,其實承載著更多的意義——它所教授的不僅是一門語言的使用,更是一種文化和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相應的,它不止需要基于文本的學習,還需要幫助學生借助文本進入對文化的理解,進入到深度的思考。我們期待的是課文的文本作為載體的同時也成為導體,引發學生更多的延展閱讀和思考。
我期待朝陽凱文的“根深路遠”的理念能引領中國的國際教育的方向,讓我們的國際教育充滿中國自信,矯正大家對中文母語教育和根文化認識的誤區。進入國外的大學不是終點,學習英語不是國際教育的全部,真正支撐一所國際學校的是它的理念,是它對國家、對民族的深度認知,是它對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的開放的理解,是一所學校為孩子的成長和成功所搭建的無限的可能性。
上學年舉辦的“俑樂繪”等傳統文化活動
您為家長們開設的“凱文幸福課”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校內外家長關注和學習,作為一個校長,您為什么會想到打造這樣一個的系列課程呢?
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一段時間,但是父母的影響力卻是終身的。培育孩子,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如今,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更致力于深度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希望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特別是對于國際化的教育,在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教養和習慣等方面時對家長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我看到爸爸媽媽們身上所承載的壓力,以及渴望學習的開放心態。這觸發我作為一個教育者,一個校長去重新定位學校和家長之間的關系。
學校和家長之間的關系肯定不是對立的,它是合作的,是彼此支持的,是互相成就的。家庭和父母是學校較為重要的戰略伙伴,因為我們有同樣的目標:致力于孩子的成長,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才有了我為爸爸媽媽們獻上的幸福課,一門致力于引領父母成長的課程。
作為一個校長,當爸爸媽媽們加入凱文幸福課時,我也視這種參與是一種,爸爸媽媽們在向孩子們鄭重:為了孩子們的成長,我,作為父母,愿意不斷學習,去做成長型的父母。
當爸爸媽媽們加入凱文幸福課時,我也視這種參與是一種,爸爸媽媽們在向孩子們鄭重:為了孩子們的成長,我,作為父母,愿意不斷學習,去做成長型的父母。我們也希望凱文幸福課的系列課程能陪伴爸爸媽媽們去:
· 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角色,一起面對為人父母的各種挑戰;
· 作為成人,借由養育孩子去不斷理解自己、完善自己;
· 凱文幸福課還會給予爸爸媽媽們各種可以運用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的實用策略,陪伴爸爸媽媽們一起運用這些策略,一起不斷練習,獲得和孩子相處的自信心,不再焦慮和抓狂。
“一個校長,一所學校”——徐校長真實地印證了這句話。我們相信,在徐校長的引領下,朝陽凱文的國際教育一定會根深路遠,充滿中國自信,讓中國的國際教育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