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走進上海“協和系”學校,給大家說說上海7大“協和系”學校的情況。滬上七大協和系學校:上海市民辦萬源城協和雙語學校、上海浦東新區民辦協和雙語學校、上海協和雙語高級中學、上海協和雙語尙音學校、上海市民辦協和雙語學校、上海教科實驗中學(協和教育)、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學校。
一張圖看懂協和系列學校
首先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協和系學校的各類班型:
以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為基礎,加強英語能力,在拓展和探究課程中引入國際教育元素。可以理解為“兩條腿”走路,在高中可選擇體制內高考或體制外國際高中。
在上海二期課改的基礎上,通過對國內課程的夯實及國際化教育元素的融入,關注與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優秀的雙語能力,加強多學科浸潤式雙語教學。在未來面向體制內高考路徑。
小學1年級至初中8年級實施以國際通行課程為導向,加以中國教育內容實踐特色的融合課程。8年級以后為2年制的國際普通中等教育(iGCSE)課程及其他選修課程,學業結束時參加課程考試。11-12年級,如果學生在中等教育課程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他們將繼續進行為期2年的國際高級(A-Level)課程學習
美國高中課程由基礎課程和AP大學先修課程組成,學制三年或者四年。基礎課程由英語、數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組成,學生選3~4門, 其中英語和數學為必修課程。同時,將融入托福(TOEFL)、賽特(SAT)課程,以便學生今后作為國際學生申請美國大學。AP大學先修課程適合順利完成基礎課程學習的學生學習。
CIE中的IGCSE考試已穩固建立并聞名世界。他們是大學入學課程的先驅學科。其在英國,美國, 加拿大,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有廣泛認可。很多大學要求學生取得良好的IGCSE學科成績。通常他們要求至少5門學科達‘C’或以上。
IB大學預科課程主要集中在高中的較后兩年。學生從DP六大學科主題中選擇6門學科, 要求三門高水平, 三門標準水平。除了學習6門課程以外, 該項目還有三個核心活動要求, 目的是拓寬學生學習的廣度。
BC國際課程: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省)課程,采用學分制,在BC省注冊資質的外教授課。同時開設中方四門核心課程。
面向體制內高考開設的高中課程。在完成上海市規定的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學校還設置了學校特色課程以供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能力。
是不是看完這些班型和課程都“懵”了?不用擔心,貼心的察察幫你準備好“一圖看懂協和系班型”
在看懂班型后,再來著重看各校區的具體情況!
1.上海市民辦萬源城協和雙語學校(萬源校區)
萬源校區開設1-12年級課程,其1-8年級為先鋒融合課程,9-12年級為美國高中AP課程。就讀先鋒班后,在高中可選擇體制內高考或體制外國際高中課程。
2.上海浦東新區民辦協和雙語學校(浦東校區)
國內融合課程只適合和招收中文是母語且符合上海入學條件的適齡學生。
國際融合課程以錄取外籍學生為主、或有意向學習國際融合課程的中國學生。所有報名學生必須首先滿足上海市中小學入讀條件,通過入學考試后可以錄取。中國學生的入學申請程序與其他國家的學生完全一致。
學校開設初高中課程,目標是通過初高中階段的沖刺, 將畢業生輸送至全球的高等學府。在6-8年級開設協和國際融合課程,在9-10年級開設IGCSE劍橋課程,在11-12年級開設IBDP國際課程。古北校區整體培養偏向體制外。
4.上海協和雙語尙音學校(尙音校區)
學校堅持“一體兩翼”的辦學理念,堅持“中西融合”為體,“雙語”和“藝術”為兩翼,傳承了原來注重藝術教育的特點,努力進行藝術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學校開設小學、初中課程,配備精英班和融合班。整體校區課程偏向體制內。
5.上海市民辦協和雙語學校(虹橋校區)
虹橋校區僅有小學,擁有國內融合課程和國際融合課程。國內融合課程共分為精英融合課程與先鋒融合課程兩種。協和國際融合課程,其在中國/上海教育特色的基礎上提煉融匯了國際化教育元素、資源以及教學方式。
6.上海教科實驗中學(教科校區)
教科校區提供初高中的課程,在高中階段既有體制內的走高考路線的高中國內課程,也有面向未來留學的國際高中課程,主要為加拿大方向的BC課程體系。
7.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學校(青浦校區)
從小學到高中進行一體化課程設置。
小學和初中階段:遵循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本地課程基本要求,基礎課程夯實知識;拓展課程體現豐富性和選擇性;探究課程注重體驗性和實踐性。
高中階段:通過提供國際通行課程和中國人文課程。
除了上海,協和在無錫、合肥、溫州以及廈門均開設了校區,各校區之間資源共享,幫助更多的孩子得到的教育。其均在統一的學術標準下根據校區獨有優勢進行融合,每個校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各位家長在選擇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地理位置、日常花銷、校區班型等方面選擇適合自己的協和校區!
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國際學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