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一樣的培育
有一種驕傲叫“不僅看分數”
1、課程建設豐富化
在國家課程的宏觀統領下,設計了“中國根、世界眼、翰林魂、文藝心、英雄氣、紅棉情”六大課程路徑,注重對學生進行“中國文化根基的培育、世界眼光的拓展、科學精神的探索、藝術性靈的陶冶、體格意志的錘煉、人文素養的提升”,從而培養多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2、德育活動系統化
翰林高級中學堅持以“學生成長”為核心,通過“文化育人、課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協同育人”六大途徑,幫助學生“立品格、養學識、塑氣質、揚個性、強體魄、鑄精神”,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時時有精彩,從而把學生培養成“書卷氣息與英雄人格兼具、文化底蘊與科學精神并美、家國情懷與自由個性共長、民族根基與國際視野兼善”的未來人。
五、不一樣的服務
有一種“滿意”
1、安全護衛:
24小時老師陪伴、24小時安保巡邏,24小時安全監控、24小時醫療護衛。電子產品嚴禁進校園,避免讓孩子成為“手機控”、“網迷”,擺脫電子產品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2、生活維護:
學生公寓,冷暖空調,24小時熱水供應,設有飲水間、獨立衛生間、洗澡間。校服統一,餐飲統一,避免互相攀比。
3、享受美食:
學校專門配備營養師,每日菜品豐富、美味、營養、健康,杜絕零食,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實行教師陪餐制。
4、享受運動:
每天早上跑操鍛煉,上午大課間健美運動,下午花樣課外活動。每天運動1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5、享受睡眠:
一張“人生作息時間表”,早上6點以后起床,晚上10點半睡覺,每天午休1小時,高中生8小時睡眠時間。
6、家校溝通:
通過班級微信、學校開放日、家長委員會等途徑,建立家校溝通合作、良好互動的交流平臺。親子式師生關系、朋友式家校關系。
7、課堂服務:
用“導學案”支撐課堂,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將“傳統滿堂灌、被動式課堂”,有效轉變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主動學習的高效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協作探究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潛能。
8、輔導服務:
定教師、定時間、定地點、定名單、定目標、定內容。雙師制、導師制,專業的教師做專業的事,查漏補缺,培優補弱,堂清、日清、周清,讓優異生卓越,讓后進生進步。
9、環保服務:
學校建有現代化教學樓、實驗室、學生公寓、豪華餐廳,配套建有400米標準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國學館、舞蹈室、美術室等。建筑與裝修全采用現代環保材料,嚴把質量關,加強工程監理、質量檢測管理,做好環保檢測、評估驗收工作。
10、環境服務:
學校建有翰林樓(行政樓)、博雅樓(綜合樓)、文淵樓(圖書館)、思賢廳(報告廳)、思源廳(餐廳)等,每一條道路、每一棟建筑都有文化命名。主題花園別致典雅,文化經典悄然流遠,讓每一塊草坪會說話,讓每一塊石頭能表達,為學生營造安全、文明、智慧、陽光、人文的成長空間。
六、不一樣的校園
有一種建筑叫“現代書院”
1、特色人文校園
教學樓、宿舍樓建筑采用半開放的圍合而不閉合的形式,創造安靜讀書的氛圍,將書院的氣質融入其中。建有翰林樓、紅棉廣場、翰林大道等,每一條道路、每一棟建筑都有文化命名,注重校園精神與個性,形成校園特有的文化形象和精神標志:“翰林氣象,紅棉風骨”。
2、綠色生態校園
尊重自然生態,利用場地現狀,體現水鄉特點,實現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的花園式校園,達到人與自然,區域與城市的和諧共生。校園運營上考慮綠色減排,能源使用上考慮節能環保,管理手段上考慮智能數字,強化低碳理念,實現校園可持續發展。
3、交流共享校園
校園內圖書館、運動館、報告廳、綜合樓等獨立空間與開放性空間適當穿插,以開放型的校園環境促進各學科間,學生與老師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校內外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營造舒適開放的校園空間。
4、以人為本校園
廊道分布于校園內,讓校內交通在合理的步行范圍內,人車分流,機動車從單獨出入口進入地庫,打造高品質、人性化的校園環境。智能校園,順應現代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滿足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時代要求,構建現代教育模式、現代文化校園模式的數字校園。
注:本文來源于東莞翰林實驗學校公眾號,僅作分享之用,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