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的世界00錄取率
上海第一批將國際課程
引入傳統高中的開拓者
她就是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校長——姚瑞丹。
個人經歷
姚瑞丹校長是我們IEIC的老朋友了。
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校長
國家教師資格證評審專家成員上海市普教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成員曾任某國際學校常務副校長、大英語工程總監
是上海第一批將國際課程引入傳統高中的開拓者,交大附中國際部和IB課程中心創始人之一,擁有豐富的國際教育管理經驗。同時,姚校長是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曾擔任區英語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第三期長名教師雙名基地成員。
姚校長所在的上海交大附中IB課程中心是IB課程中的佼佼者,也是2014年上海市教委批準的 “21所國際課程試點學校”之一。
姚校長說,市教委之所以批準“21所”,其實就是希望像交大附中這樣的一些引領基礎教育行業的學校,能夠通過實施國際化教育,來為國內的課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為此,“21所”每年有嚴格的年檢,今年姚校長也領銜也完成了一項高質量的專業課題:《借鑒IBDP三大核心課程,打造交大附中校本課程》,內容就是如何利用TOK、CAS、EE這三大課程的優點,來完善交大附本部的校本拓展課程。
一直以來,交大附中憑借著的規劃率、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多樣的課程選擇而聲名遠揚。自2011年開設IBDP課程以來,更是受到了海外大學的青睞,畢業學生收獲了無數來自海外的offer,僅2018屆IB課程班的學生就收獲了諸如芝加哥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等世界的錄取通知書,擁有接近的世界00錄取率。
什么樣的能力才能改變世界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強勢崛起的時代。
那么我們的孩子們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才能面對這樣一個快速變換的世界?
教育需要給予孩子什么樣的支持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社會爭得一席之位?
在今年的IEIC國際教育大會·春季峰會上,姚瑞丹校長給我們帶來了關于IB國際課程的教育思考。
以IB課程中的學生能力培養為例,談一談它給我們教育帶來的思考。我今天著重講一講大學預科IBDP課程。
下面這張圖由多個同心圓構成。里面三圈我用紅色標記出來,因為這三個同心圓較能凸顯IB課程培養學生能力的三個重要途徑。具體闡述如下:
途徑一:三大核心課程
如果大家對IBDP課程有所了解的話,三大核心課程,第一個是指知識論,也叫作認識論,它實際上是一門跨學科的知識,主要培養學生一種對知識的歸納的能力,對基礎知識進行一種質疑,防止主觀臆斷和思想意識上的偏見,增強學生以理性基礎進行分析和表達的能力。 第二個是指拓展論文,要求學生在所選的某一個學科當中,選擇你所感興趣的知識點,通過一年半的時間進行研究,較后要寫出一篇4000字的英文論文(當然如果你是研究中文學科的,你可以使用中文)。這項要求為學生提供了按自己的興趣寫作論文的機會,并且要掌握獨立的研究的方法,也就是科研能力。 第三個核心課程叫做創造、行動、服務,實際上它要求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既要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又要提升自己的身體能力,要鍛煉身體,落實在行動中,還要關心他人,發揮與別人合作的精神。當學生超越了自我和課本上的知識后,他們才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
途徑二: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當中,IB國際課程強調五大技能,分別是:思維技能、交流技能,社交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研究技能。
我想列舉其中一兩個方面進行展開,例如培養學生的交流技能。用TOK的課程為例,TOK要求學生呈現的是寫一篇大約1500字的小論文,同時還要求學生必須要完成一個口頭的表述。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用這兩種形式,清晰、連貫、確切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交流技能。 另外一個方面我要講講自我管理技能,實際上它是分為兩個單獨的領域,第一個是組織技能,要有效的管理時間和任務,設定目標;第二個是情感掌握技能,要掌握心態、自我激勵、適應社會、提高自我的能力。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國際課程非常強調學生要具備組織能力以及自我規劃的能力。
途徑三:學習者的十大素養
第三個途徑,要講一講學習者的十大素養,我們在IB課程當中有一個LEARNER’S PROFILE,它是處于課程圖譜中較核心的部分。這十大素養分別是積極探究、知識淵博、善于溝通、堅持原則、胸襟開拓、懂得關愛、敢于嘗試,全面平衡發展、及時反思和勤于思考。
時間關系,我也列舉幾個方面特別提一提。一個是懂得關愛(caring)。說實話,我們中國的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中,有些方面是很缺乏的,比如我們過度關注孩子的智力的發展,而忽略了對孩子同理心、同情心和尊重這些方面的培養,但是IB課程對學習者提出這樣的要求就可以彌補一些我們育人方面的不足。
第二方面,我要提一提勇于嘗試,在IB課程要求學習者要有勇于嘗試的精神,勇于冒險,勇于探索,不怕失敗,不怕風險。
較后,我想跟大家說:隨著全球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變化以及中國強勢崛起,我們的孩子已經不可避免的裹挾入中國的潮流中。
原本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早已打破,我們的教育就應該讓我們的孩子具備能夠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能夠分享各民族生存在一個世界上,能夠意識到只有尊重各種文化和不同態度,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地球更加美好。
這應該成為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的方向。
◆ ◆ ◆ ◆ ◆
如果想和姚校長面對面交流,歡迎參加第二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第二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將在2019年10月26-27日在上海展覽中心(靜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重磅來襲。
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以“鏈接全球資源·創新未來教育”的全球視角探索未來教育模式與課程內容,從而推動中外教育創新文化交流、促進國內教育產業的合作發展。
姚校長到時也會在我們的第二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的現場為我們帶來演講。
大會亮點 超高規格的展會:
“350+1500+20000+30000”
350+全球教育機構參展
1500+教育領域從業者深度交流
20000㎡大場地
30000+關心孩子未來的家長
專業學術交流論壇:
“1+2+150”
2場論壇
6場峰會
150+教育行業專家、學者演講
更多精彩:
“1+1+16”
1本《2019年中國國際學校發展藍皮書 》
1間優秀學生風采展示專場
16+國際教育創新體驗課程
2019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以從業者和家長的眼光叩問創新式教育,全力打造為期兩天的年度教育論壇,兩天的論壇主題分別定為洞見教育本質和點燃孩子未來。
▲ 往屆展會盛況
10月26日:#洞見教育本質#
IEIC教育論壇邀請百余名教育專家學者,從教育改革、當代受教者畫像、教育者技能等角度創立思維課堂,攜手現場數千名教育從業者共同探索教育的未來。除此之外,當天還設有6大主題峰會,論壇直擊教育者痛點話題:校長領導力、中外合作辦學、教育跨界、未來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高校高中創新教育發展。
10月27日,#點燃孩子未來#
以幸福孩子的未來為訴求,思考多元創新式教育模式對于孩子未來的影響。數位國際化學校校長將親自坐鎮論壇,攜手數位教育領域風向標人物共同碰撞教育思想、探索無限可能的教育未來。
相信無論是教育從業者還是家長,在IEIC教育論壇里都能探索到未來教育的無限可能,并且在豐富而專注的垂直領域話題中酣暢淋漓。
本屆重磅嘉賓(部分)
優秀學生特色展示專場
在接受國際化教育的漫長時間中,一批批莘莘學子進入了理想的院校,他們通過國際化教育,綻放了自己的特色、挖掘了自己的優勢,TA們將在IEIC舞臺上盡情釋放“牛娃”的亮點和才華!
國際教育創新體驗課程
“將國際學校體驗日全部裝進上海展覽館,國際學校喊你上課啦!”
國際化學校將把課堂及學生整體搬到IEIC大會現場,展現學校較具特色的內容,將課堂打造成針對學生的Workshop。
同時吸引更多到場家庭了解學校優勢并親身體驗國際化學校課程。
全球資源互動體驗展區
國際化學校區| 海外留學區| 特色機構區|外籍學校區| 語言培訓區| 教育裝備區|教育賦能區| 奇思妙想親子互動區| 科學體驗區STEAM創新教育區 |外文書籍繪本區 |精品咖啡餐飲區 自助休閑區 |品牌拍攝區 |機器人格斗區
包含350+教育參展機構
可以帶孩子體驗新奇教育特色
點燃孩子創造力
從來就不只是一句空談
報名方式
參加對象:*名額有限,預約從速哦*
1.教育從業者報名:10月26日-面向教育行業人士,繳費入場
2.公眾家庭報名:10月27日-面向家長、學生,免費入場
預約報名方式:*名額有限,預約從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