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招生季與畢業季重疊的時刻,杭州橄欖樹學校帶來了招生簡章。這份簡章中有課程、教學、活動、師資等多方面為學生精心打造的成長環境。
招生政策與計劃
學校面向優秀、有想法且符合浙江省及杭州市教育局、臨平區教育局報名條件的學生招生。詳細要求可咨詢學校招生老師。招生計劃涵蓋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和高中一年級。
小學一年級招收 75 人,學費 6 萬元一學期;
初中一年級招收 140 人,學費 7.5 萬元一學期;
高中一年級招收 11 個班,包括涉英系融合課程、涉美系融合課程、香港 DSE 融合課程以及藝術融合課程,學費 18 萬元一年。
課程:連貫性成長之路
杭州橄欖樹學校小學和初中以國家標準的義務教育課程為基礎,采用更有趣的項目式學習教學方法,融合國際文憑組織 IBPYP 以及 IBMYP 課程項目的教育理念。高中部具備美國中部教育聯盟 MSA 認證、美國大學理事會官方授權 AP,同時獲得劍橋國際考評部、培生愛德思考試局、牛津 AQA 考試局三大考試局同步認證 A Level,以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DSE。學校實行由高中向初中、小學向下的一體化管理,以大學升學和未來生涯規劃為導向,注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持續培育與成長路徑的連貫設計。小學重潛能開發,初中強化韌性,高中側重自主發展能力培養,形成階梯式育人格局。
教學:超學科中直面真實世界
在橄欖樹小學,六大超學科主題打破學科壁壘。五年級學習成果結業展上,孩子們的探究涉及 “新能源材料研發” 到 “沖突地區的教育重建” 等,用項目成果證明解決問題的復雜度高于單一學科維度。初中階段,知識加深,通過社會性科學議題、STEM 融合實驗、PBL 深度調研等,讓學習直指現實痛點。學生們將知識融會貫通,積極參與討論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活動:找尋自我節奏
從 FTC 機器人大賽到 iGEM 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從 Round Square 世界學校聯盟到愛丁堡公爵國際獎,橄欖樹為學生提供了巨大的選擇空間。學生們能在各類活動中找到自己的節奏,每一種選擇都可能帶來 “覺醒時刻”。比如英語薄弱的八年級 Jin 同學,通過在升學指導安排下的不斷試錯,從 “興趣一般” 到確定最愛心理學,成績也有了顯著進步。
老師:為孩子撐起成長之傘
學校大部分老師畢業于劍橋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他們穿越過應試教育的風雨,深知分數與課業的沉重。因此,他們更愿意和孩子們一起穿睡衣,一起爭做 OTIA 廚王。當發現孩子們流行晚自習后去操場運動時,老師們亮起體育館的燈,校長 “縱容” 孩子們多玩一會兒,聯合后勤等部門為孩子們創造夜晚的青春體驗。
生活:自由與治愈并存
學校有可以躺著看書的懶人沙發,抬頭可見陽光的自習靜音倉。畢業生 Lou 同學在宿舍房間進行劍橋面試,感受到了溫馨的環境。學校既給學生追求卓越的舞臺,也給他們像家一樣 “任性” 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