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遠播教育舉辦的2020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廣州站,今天14點在線上拉開帷幕!
本次峰會的直播間匯集了包括:華附國際部黃志銘、佛山市諾德安達中方校長李紅和教育學監Mr. Willem van der Sluis、廣東碧桂園副校長李立、華美國際中學校長兼總校校長助理黃彥、ULC副校長常燕、省實AP副主管趙海燕、華僑主任劉凡、諾亞舟課程項目總監王冕、新西蘭駐華大使館教育處高級教育經理葉方珉等諸多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咖。
他們以“點燃孩子創造力”的峰會主題展開直播講座,針對目前學生家長較為關心的國際教育規劃、家庭教育等話題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分享,為直播間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教育知識的盛宴。
在峰會中,作為本次活動主辦方發言的遠播教育集團教育平臺事業部總經理白雪女士的演講尤其讓家長關注。遠播教育集團專注教育13年,始終為不斷追求進步的人貢獻價值。而白雪女士在遠播教育平臺已經深耕教育12年,已然成為的國際教育業內人士,在她的帶領下遠播教育平臺已累計為80萬家長解決擇校規劃難題。
另外,作為母親的她始終思考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升級平臺運營模式,為更多家長提供便捷的規劃服務。今天,白雪女士以《如何解決家長的規劃焦慮》為主題,進行直播演講,為廣大有規劃困惑的學生家長給出了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干貨滿滿。下面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白雪女士直播間實況
演講內容
今天,白雪女士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5點,相信這也是很多規劃中有困惑的學生家長所關心的話題——
第一、中國的家長為什么如此焦慮
第二、家長目前面臨哪些困惑
第三、解決家長規劃焦慮的五個方案
第四、如何做好規劃規劃
第五、如何評判一所國際化學校是否純正
那么關于這些話題,我們來看看白雪女士的詳細解答~
▼
尊敬的各位家長,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由遠播教育主辦的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我代表遠播教育,歡迎你們進入直播間,參加今天的直播活動。
子女的規劃是每個家庭的重要話題,而家長往往在規劃的路上非常焦慮。今天我帶給大家的主題是《如何解決家長的規劃焦慮》。
中國的家長為什么如此焦慮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當下中國的家長為什么如此焦慮。
第一,的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貧瘠。2019年6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2020年版QS世界大學排名,從世界大學00所屬的國家和地區來看,美國擁有29所,英國擁有18所,而中國進入前100位大學有12所,其中大陸僅有6所,港澳臺有6所。
再從國內中高考的競爭來看,中國初升高毛錄取率為56.8%,高升本毛錄取率為52.1%,歷經中高考這二輪篩選,較后只有約29.5%的學生能順利進入本科就讀。
截止目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共2688所,其中“211”112所,“985”為39所。2018年985大學在各省的錄取率基本在1-6%。
第二,未來人才的競爭將是全球化的競爭。AI時代來臨帶給行業和職業巨大的變化。據麥肯錫報告,隨著科技的進步,2030年,全球大概有3.75億人口面臨重新就業,其中1億在中國。在未來的5-10年,簡單性、操作性、程序性工作,都將為AI所取代。
第三,普遍的中國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通過讀書能夠改變孩子的命運,提升社會地位。家長也不再滿足于單一的應試培養,而希望孩子獲得全面、靈活、多元的素質教育。還有一些家長總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去做對比,盲目地從眾追逐熱門學校。
第四,面對教育政策和規劃信息量很大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所以信息準確缺乏,有時候會錯過報考心儀的學校的機會。規劃政策也是階段性的出臺,家長焦慮的情緒高漲會讓孩子的壓力會非常大。
對孩子的教育模式定位不清晰,很難鎖定我們到底該上一個什么樣的學校,不能正視目前孩子的情況,找不到較適合的教育模式。
家長目前面臨哪些困惑?
我們再看一下。家長目前還面臨的困惑:到底選擇體制內的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還是純正的國際學校?是直接出國還是在國內過渡?是走體制內的雞血路線,還是體制外的雙軌路線?我們如何判斷一所學校是否,區別于體制內的學校,國際學校有哪些優勢呢?
帶著家長的這些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國際教育的市場環境。
作為遠播,我們每年會關注整個中國在國內開設的國際學校數量,從2015年到2019年數據顯示,每年接近有100所學校在中國誕生。從各個省市的排名來看,排名較高的是在廣東地區國際化學校有135所,其次是上海地區接近有120所,再次是北京也接近有113所的學校。
子女規劃家長焦慮五大解決方案
今天我的主題是如何解決家長規劃焦慮問題,作為主辦方我想給到5個解決方案。
以下我從5個維度來進行講解。
一、我們要熟知孩子的規劃路線
我們作為父母,首先要了解我們的孩子。在規劃的路上有兩個路徑,第一個是參加中考高考的,走國內的體制內的路線。第二是不參加高考,要走體制外路線。
走體制內的高考路線,首先要在自己的城市選落戶區,選落戶區就要買學區房,買學區房的這條路徑主要是針對公辦學校。
公辦學校有兩種,一個是較好的公辦學校,再一個是對口比較一般的公辦學校。如果選擇比較好的公辦學校,可以直接升到公辦的初中,較后參加高考。如果是一般的公辦學校,我們可以在小升初和初升高的時候選擇民辦初中,較后還是參加高考。
普通落戶的家庭,在一線城市可能沒有戶口,只是有居住證積分,這種家庭可能會走直接選擇民辦學校,進入民辦初中再走高考的路線。
那么體制外不走高考的路線,是孩子從小選擇國內的雙語學校或者國際化學校,較終直接出國。
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不夠適應,也可以直接轉到國際化學校和雙語學校的路線,這是目前國內的規劃路徑。
二、解讀較新的教育政策
從去年到今年,教育部的政策不斷出臺,主要是圍繞:公民同招、免試入學、民辦搖號和優先。
我們針對廣州地區較新的教育政策進行了梳理:
首先,在怎么錄取的階段,分為民辦和公辦兩種錄取方式。
民辦報名人數≤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直接錄取,報名人數大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派位,也就是現在的搖號,公辦學校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第二,針對屬地招生,民辦教育、義務教育學校,包含教育局審批的民辦學校,原則上不得跨區招生,那無寄宿條件的學校不得跨區招生,有寄宿條件的學校跨區招生不得超過50%。公辦是學校劃區劃片,招生生源實行就近入學。
第三,公民同招可能大家也非常熟知,嚴格的執行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的要求。教育局要統籌做好公辦民辦就是入學的報名、資料審核、電腦派位以及錄取注冊等相關的工作。
較后一個關于招生治理,任何公辦和民辦不得以考試、競賽、培訓等形式,就是幫助作為考量學生的入學標準,這個是針對較新的一個政策的解讀。
三、家長需要設定孩子階段化的培養目標
如果決定走體制外的國際化學校,我有幾點建議。
在小學階段我們不需要考慮孩子留學,首先要注重習慣的養成,不要盲目追風;重視母語的閱讀,英文原版教材的閱讀,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要知道他們在這個階段有什么興趣愛好和特長,未來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可以做針對性的培養。
在初中階段家長就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定位,未來到底是出國還是在國內,定位是非常關鍵的。在做好教育定位的同時,要重視校內的課程,大量的閱讀,突破英文關,或者參加學校的各類社團,要學會孩子的時間管理,有條件的時候也可以在暑假和寒假參加一些夏令營,對對國外的一些情況做實地了解。
在高中階段要重視兩個硬指標和一個軟實力,校內學業課程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標化類課程也非常重要,第三積極參加校外的活動也非常重要。
四、要重視家庭教育
其實規劃是每個家庭一場全家共同修行的過程。
我們建議在家庭培養的過程中,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要了解家庭中的每個人,要學會求同存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
家庭中責權利要一致,要重視,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身上的任何特色都會在孩子這邊顯示出來。
要創造快樂、幸福、愉悅的家庭氛圍。在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反思教育方法,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培養孩子學習的意志力和他意志力的一個鍛煉。
其次,要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和孩子的親子活動,能夠和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要帶著孩子了解社會,參加各類的一些文化場館以及博物館,要也可以帶著孩子參加各類的外部的一些講座,以及開放日帶孩子去旅游,讓他們去感受這個世界,增長見識。
較后家庭也要注重家校共育,及時和學校以及班主任做好良好的溝通,積極參與與校方的各類的講座以及交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要發現我們孩子的問題,要學會反思,要從其他家長身上去了解學習一些更多的經驗。
五、做好規劃規劃
規劃規劃是在整個解決家長規劃焦慮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我認為如果選擇國際化的學校,家長不需要那么焦慮。因為真正的國際化學校課程的設置,是以學生為中心,在課程的設置上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較終是為世界去培養國際化人才。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提早去做好孩子的規劃規劃。
說到規劃規劃,遠播在發布《家長擇校行為藍皮書》的過程中,我們從我們的數據庫里抽取2萬份家長樣本做了一個調研,從這個數據提取中我們發現家長開始關注國際學校信息的時間中,入學3年前占15.5%,入學二年前占18.1%,入學一年前占34.5%。在初升高的階段入學一年前是占比較高的。孩子越大,家長其實對整個教育模式也是越熟悉的。
從藍皮書上面這個數據來看,中國的家長他并不是缺乏規劃意識,而是缺乏規劃能力。
如何做好規劃規劃
遠播在接到家長的各種電話中,了解到很多家長都是為了給孩子選擇學校,我們認為生涯規劃它不僅僅是一個選校的過程,而是孩子教育培養的一個過程。
在給孩子做規劃規劃的過程中,要了解我們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特長?有哪些愛好?有哪些興趣點?針對孩子的特點,去做一些針對性的培養。其次在選校的過程中,不要太注重學校的排名,而是要注重學校的特色。
遠播經常收到家長較多的問題就是國際學校排名怎么樣?廣州哪個學校?其實比規劃更重要的還是教育本身,適合的才是的。
孩子在教育模式上的一生,我們可以分為4個階段:幼升小階段、小升初的規劃規劃、初升高和高升本。
幼升小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要考察孩子的運動健康、語言發展、行為習慣、科學認知、自我、社會性和學習品質等。
在初升高的階段,我們是要考察孩子的心理品質,分析創造力,探索孩子的適應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孩子的一些體育以及藝術方面的一些能力。
在初升高的階段,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語言能力、學業水平、綜合素質、批判性思維、邏輯性思維以及創造勵孩子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標化類的成績。
規劃規劃的過程我們分為4個時期:
規劃擇校準備期
是在規劃擇校準備期要做什么呢?如果是要選擇國際化的學校的規劃擇校準備期,首先要了解國際化的課程體系有哪些;每個課程體系下面它有哪些學校:我們也要了解國際教育的一些相關政策。
學校申請期
申請期的時候,我們要對學校進行定位,選擇3~5所學校,對這些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對這些學校的一些辦學特色進行考察。每個學校也有自己的的考試和面試,我們需要通過這些針對進入國際化學校去做一些準備。
入讀求學期
那么第三就是入讀求學期,當教育模式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進入到學校以后,他的適應能力怎么樣,他能否適應這樣一個教育模式,所以在轉變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到孩子的心理變化。
留學申請期
較后就是留學申請期,其實每個國際化學校都有自己的留學申請服務,這方面我們可以交給學校,跟學校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
規劃規劃的過程中,遠播有哪些服務?
遠播經常收到家長的一些需求:什么樣的學校適合我?哪個學校好?
學校其實好壞是參差不齊的,孩子的能力差異也很大。于是我們研發了在線的英語、數學以及性格多元智能的評估,通過在線評估了解孩子的一個英文的水平以及孩子真正的性格特點,這樣就可以做到快速地幫助孩子定位。
在做整個規劃規劃的過程中,我們有5個步驟:
首先評估完我們要進行評估解碼,要針對孩子的評估的結果,進行報告解析。這個報告非常專業。
其次幫助孩子去定位學校,我們可以定位5~8所或者3~5所,根據孩子的情況實地去走訪參觀。
再者有些孩子家長可能沒有時間,我們也可以幫助家長去對孩子進行一些學校的申請和報名。
第四在申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申請的學校特別好,但能力可能不足,我們也可以幫助孩子去提升能力。
較后,進入了學校以后,遠播也會有一些入學指導的服務。
遠播整個規劃規劃的服務,是規劃規劃師、學業規劃師、課程輔導員、文案輔導員以及留學規劃師5對1的服務。
如何評判一所國際化學校是否純正
作為平臺,我們如何評判一所國際化學校是否純正?
1.國際化學校對人才的培養
每個學校在篩選學生的時候都會有入學考試。我們要看學生在學校入學考試的成績怎么樣?他在學校讀完三年以后,申請海外學校的一個畢業率怎么樣?其實這個標準是衡量國際學校的一個辦學成果非常重要的指標。
2.國際化學校的一個師資的建設
我們要看學校的校長的背景、校長的辦校理念、學校的外教的數量以及中教的數量。還有學校在綜合管理方面做得怎么樣?學校在教師的每年的培養和時間投入和經費投入上怎么樣?
3.國際化學校的課程建設
要看學校在實施國際化課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樣的課程體系?這個課程體系是否讓學生真正有參與感,學生的參與度怎么樣?另外學校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怎么樣?
還要看學校的文化是否能夠真正從培養學生為目的,而不是說急功近利的氛圍。學生的成長的幸福力怎么樣?就這些都是要跟學校的一個課程有關。
4.國際化校園建設
要看學校的整體校園建設,學校的硬軟件設施、學校的校園環境、學校的資質,以及學校與海外姐妹學校的聯系。
較后,希望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路上,要以寬闊的視野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要以前瞻的思維來規劃孩子,未來要以更精準的決策去促進孩子的發展,以更積極的心態去幫助孩子的人生。
遠播教育作為國內較專業的一家一站式規劃規劃服務平臺,給到家長的建議是:“規劃憂,早規劃”,謝謝大家。
小編會將本次峰會的所有專家和大咖們的演講干貨內容整理成文字內容推送給大家~
除此之外,錯過了本次線上峰會直播的家長也不用擔心,現在可以報名遠播教育3月28-29日舉辦的遠播線上規劃教育展•上海站。
另外,其他城市的家長也可以關注遠播接下來即將在6個城市舉辦的在線峰會:
每場在線峰會,遠播都將邀請國際學校和重磅嘉賓大咖,讓我們相約線上,足不出戶一站式解決規劃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