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師雙語,無論學生選擇何種專業樂器入門,均由學校購買,配上專業老師,免費給孩子們練習,為他們更多地接觸音樂、愛上音樂鋪平道路。
學校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也是K-12教育的延續性發展,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延伸到高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所把藝術融入各學科的學校,比如,學校在幼兒園開設有軟陶、中西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興趣課,小學到高中則更加豐富,如皮影戲、扎染藝術、紙藝、中國茶道、動畫制作、布藝手工等等。
學校老師經常會進行跨學科的嘗試,將藝術引入課堂,比如下面這幅圖,就是學生們在生物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攝影、美術等作品,并在學校里進行了專門的展覽。
掛在走廊上的畫,這其實是學生們生物課上顯微鏡下的觀察圖
創意與理解是華師大雙語學校的明星課程之一。“我們為什么請法國的藝術家來做學校藝術總監,而不是請一個專門教畫畫或者樂器的來幫學生考級?藝術的本質在于和原創,這促使每個孩子都能夠充分表達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理念。當孩子們被要求表現他們的不同的時候,對學科領域的興趣和創造力會被全面激發。”
真正的高效學習,起碼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充沛的精力支撐,二是有靈活的思維。而這兩點,在校長龔德輝看來,都離不開體育鍛煉。
“其實體育好的孩子很聰明,特別是在團隊活動中,我們還能看出他們與別人之間很強烈的相融性。這在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走向國際的過程中,將會成為很重要的途徑。”
學校聘請了來自南非的體育外教Chris,作為學校的體育總監。Chris是體育教育專業博士,有南非大學授予的體育教師執照,以前在南非是特別訓練警察的老師。他根據學生的體能現狀和不同年齡的身體發展需要,設置了主題的體育教學,也增強了體育訓練的趣味性,學生也更積極地參與進來。
起初,校長龔德輝詢問Chris關于學校體育建設的建議,得到的答案卻有些出乎她意料。Chris對她說,“用不著把學校的體育場地修建成塑膠的,只需要給我一塊草地。讓孩子們去聞泥土和青草的香味,讓他們在凹凸不平的地上奔跑。”
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幾乎成為了現在學校的標配,實在是太常見了。
但實際上,真草坪對于保護孩子膝蓋和踝關節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在奔跑的過程中,只是由于維護成本太高,很多學校都不愿意設置。
但華師雙語的校園里,還是養護了這樣一片很珍貴、且人見人愛的青草地。為了維護草地,學校需要不斷投入,費力養護,但校長龔德輝認為非常值得,“沒有哪塊人工草坪是跟著校園一起生長的。我們不做人工草坪,原因就是要讓孩子們享受春天里青草的香味,在上面躺著,在上面打滾,踢球摔倒和爬起來都能聞到青草香。”
實際上,在華師雙語的十項教育質量指標中,其中一條就是“學生的身體發展狀況和體鍛技能”。建校以來,學校從沒舉行過選拔性的入學考試,而對學生的體育素質和興趣愛好非常關注。
目前的校區里,由于場地比較有限,除了草地、健身房和籃球館等校內設施,還與校外的羽毛球館、游泳館、網球館等專業體育館和俱樂部達成合作,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元的體育鍛煉機會。而在2018年即將搬進去的新校區里,這些功能的需求更能夠充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