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的硬核媽媽和我說,她從得知自己懷孕開始,就上網為自己的寶寶查詢自己房子的學區歸屬、對口學校、搖號時間,為的是孩子將來可以排隊進入本區競爭激烈的小學。
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國香港的一部叫做《沒有起跑線》的紀錄片,里面的每一個媽媽都非常雞血,比上海媽媽的雞血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從計劃孩子的出生月份開始,幫孩子規劃未來的一生。
孩子的未來是可以被規劃的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扮演什么角色呢?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擺渡人
黃磊曾在微博上曬出女兒多多練琴的照片,網友們驚呼,這不就是年輕版的黃磊嗎?
多多的舉手投足,像極了黃磊的翻版。鋼琴、吉他、游泳、英文、讀書......13歲的小女孩多才多藝。
她的人生進度條似乎比普通人快,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她的爸爸叫黃磊。多多現在擅長的,無一不是黃磊自己也喜歡的。
的父母是做孩子的擺渡人,因為自己的平臺夠高夠寬廣,所以無論孩子的選擇是什么,你都可以助他一臂之力,越爬越高。
黃磊不僅為多多提供了優渥的發展興趣愛好的環境,還為她規劃好了教育路線,把多多送進了北京市的私立匯佳學校。
還有女星馬伊琍也在談到為女兒擇校時說,“我們找幼兒園的時候,就想過是不是要找那些所謂的國際幼兒園,后來決定應該是要去。”
其實這些明星本人可能也是應試教育走出來的,對于大多數經歷過“應試教育”的家長來說,深知“填鴨式”教育模式的弊端,而高考的獨木橋之路將抹殺太多孩子的天性。
國際學校更傾向于鼓勵孩子去不斷自我嘗試和探索,而孩子的成長也需要這種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教育越來越面向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也不再是“一考定終身”的規劃要求,而是希望孩子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能夠勇往直前地面對未來的人生道路。
越來越多的高凈值家長,在探索教育的過程中,對教育的追求變了,他們希望——
孩子能找到興趣所在,而不是死讀書。
孩子擁有開闊的視野,不斷擴寬認知邊界。
孩子不局限于分數,擁有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在匯聚全球教育資源的國際學校里,孩子可以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人,從而不斷擴充自己的朋友圈,也將更快捷地獲得各方資源。
在這個多元化的校園環境中,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將被無限放大,也將擁有更多選擇。他們有機會不斷去發現自我,不斷去成長,不斷去實現人生的多樣性。
國際學校優勢多,已逐漸成為家長
國際化設施
很多國際學校的建筑以及設備都是十分“高大上”的。
像上海美國學校、宋慶齡幼兒園的戶外游樂設施就來自丹麥的某品牌,在歐洲也屬于的,當然也是較貴的。
再說到近幾年備受關注的霧霾問題,比如北京順義、京西、匯佳、德威,上海的赫德雙語,都建有氣膜體育館。這種氣膜體育館完全與外部空氣隔離,備有自己的空氣過濾系統,在重度污染天里,學生在里面活動毫不受影響,而且空氣指數都是優~
順義國際學校
更無須提學校擁有大型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運動館、鋼琴房、樂器室及音樂、美術、藝術等專業教室,并配備了專業教師進行指導。
部分學校甚至有高爾夫球場和馬術訓練場,的國際化設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小班化教學
國際學校通常采用小班制教學,每班學生數不超過25人,這樣老師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幫助每一位學生更好的成長。
另外國際學校非常注重家校溝通,老師與家長頻繁互動,這種“私人訂制”的國際課堂和課程對孩子來說無疑更能提高孩子的能力。
特色化活動
國際學校會有幾十種不同種類的興趣班以及學生社團,可供學生自由選擇,例如馬術、擊劍、高爾夫、鋼琴、游泳、圍棋、書法、舞蹈等等。
每個學期開學之初,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更換,充分培養學生課外興趣,發揮所長。
分層教學
國際學校采用中西結合的模式,從小學到高中慢慢提升孩子的外語水平,授課科目與國際接軌。
并且會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避免學生因學業水平低下跟不上整體進度而自卑苦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逐步提升,共同進步。
課程多元
國際學校的課程體系十分多元,主流的A-LEVEL、IB、AP等國際課程都有豐富的選課,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進行選課,揚長避短,為以后申請海外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國際學校的體育項目也格外受重視,例如擊劍、棒球、馬術、游泳、皮劃艇等,這些項目的教學設備、教學場地及師資,都要靠不菲的費用支持。
馬術課
據小編了解,大部分國際學校會組織學生出國游學或參加海外夏校。
比如,上海諾美國際學校在暑假會將托福成績高于90分的學生送往美國杜克大學修學分;上海民辦金蘋果學校_西澳國際的學生每年可以有2次前往國外游學。
雙語教學
國際學校的課程重視英文教學,對提高學生英語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達到雅思等英語考試的相應等級水平。
國際學校通常每學期都會組織與海外學校的交流學習,輸送本校學生到國外或者讓國外學生來本校,中外學生一起上課學習,互通文化。
另外還會定期組織游學夏令營及冬令營,讓孩子在寒暑假去國外,提前體驗國外課堂,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
雙語教育讓孩子們接受到多元化的文化學習,具有更好的語言意識,使孩子們的思維更開放、更客觀。
幫孩子規劃很重要,先從了解孩子開始
幫孩子規劃很重要,否則縱使一手好牌,也難保會被打成什么樣。
巨星成龍以往為了拍戲,與兒子房祖名聚少離多,更談不上為孩子規劃人生。
作為一個什么都不缺的星二代,房祖名非但沒有利用好手上的資源,反而放縱自己沾染毒品,較終被抓。因為缺乏規劃,人生越走越歪。
為孩子好好規劃人生,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人生越走越順的保險之舉,而國際學校就是規劃孩子規劃路上的上佳選擇。
面對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很多家長在選學校的時候對比了很多維度,但單單忘了看看自己孩子適合什么,不適合孩子的教育路線,無異于揠苗助長。
每個學校的教學偏重點不同,對于孩子的幫助也不同,除了有很多家長從公辦學校轉學到民辦國際學校,小編也聽說過一些家長會把孩子從民辦國際學校轉到公立學校。
所以,在了解怎么擇校前,不如先了解下自己和孩子。
你的孩子,是會考試的孩子嗎?
如果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幫孩子規劃教育路線,可以觀察下孩子是不是會考試的孩子,他可以參悟考試的技巧嗎?
說白了就是,他適應體制內的學習方法嗎?
如果答案是“否”,那么國際學校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以讓孩子發揮所長;各種社團活動,可以讓孩子得到全面的鍛煉,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天分所在。
你對孩子有什么樣的期望?
你是希望孩子將來留在國外工作,還是留學后回國呢?這關系到孩子的出國時間和擇校方向。
舉個例子,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來留在國外工作,那么其實可以早一點為孩子選擇國際教育,這樣可以早點度過語言大關,適應西方文化;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來學成還是要回國的,那么你需要為孩子選一所好的國際高中即可。
如何辨別一所國際學校靠不靠譜?
其實判斷方法有很多個維度,為幫助大家,小編特意請教了相關行家,總結了8點內容,給大家提供一個擇校參考坐標。
1、看學校的校長經歷
家長在咨詢學校的時候,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向校方了解其校長情況:
1) 是否有留學經歷;
2) 本碩是否就讀世界;
3) 是否有在跨國企業工作的經驗。
2、看學校的辦學背景
辦學背景是一所學校的根本,好源出好水,同樣,優秀、辦學背景深厚的學校,更加能培育出優秀的學生。所以,了解一所學校的辦學背景是家長們要做的較基本的功課。
一般,我們會從年份、學校前身、所處位置三個角度來進行考察。
3、看學校的課程設置
從課程的類型來說,國際學校的課程主要包括語言課程和學術課程兩種,對于不同國際學校提供的課程,要貼合學生未來要申請到哪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入手,根據當地的具體入學需求,比如需要提供哪類語言考試成績,哪類學術考試成績更有說服力等。
4、看畢業學生的去向
規劃率能較直觀地反應出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所以往屆優秀畢業生對于一個學校來說非常重要。
相比而言,一個學校的條件如何優秀,師資多么強大,都沒有這個學校學生的規劃率多高和優秀學生較終拿到哪所的offer重要。
能把自身的教學優勢轉換成優秀教學成果的學校,才更加值得家長們親睞。
5、看學校的師資配比
優秀的師資是實現教學的前提條件,學生學習知識較直接的方式就是依靠他們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另外,學校的教學質量往往會受其師資配比的影響。
而師資配比不僅要考慮高資質高學歷教師所占的比例,還要考慮外教在教師團隊所占的比例。
6、看學生的課余活動
國外學校對于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組織動手能力等實踐活動的能力十分看重,課程的考評體系中,課余實踐活動所積累的學分所占比重也比較大。
所以課余活動是國際學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所優秀的國際學校,必是能為學生安排豐富而有意義的課余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閱歷等,從而提規劃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如虎添翼!
此外,好的硬件設施可以提供更的學生服務和更加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還有一所學校的學習氛圍,也是考量一個學校的重要標準。優秀的學習氛圍,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如果可以,是讓孩子和他未來的師兄師姐們聊一聊,讓他自己感受下自己是不是喜歡這個學校。
替孩子選國際學校是系統工程,也是雙向選擇,一方面你要看學校適不適合你,也要看學校是否有特殊標準,上這個學校難度有多大,了解相關招生政策和信息,還要考慮未來孩子走向,可以說挑戰重重。
家長擇校須避開以下誤區
國內現有的國際學校可謂是五花八門,大多數家長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擇校的誤區——
誤區一:盲目跟風
擇校較忌諱就是,別人家孩子報哪家,我就也跟著報哪家。人云亦云往往會導致:第一,學校報名人數激增,學生錄取概率降低;第二,在不了解學校準確信息的情況下,無法判斷這所學校是否適合孩子,導致后續的各類問題。
誤區二:一味追求榜單排名好的學校
榜單只能從某些維度,給出某種規則下的排名,但是這個排名不一定適合孩子自己。
有的孩子適合小而美的學校,有的孩子重點在于需要分層教育,有的孩子適合放在全是尖子生的班級激發潛力......適合孩子的,就是的。
誤區三:上更貴的國際學校準沒錯
國際學校教學實力和其學費水平并不是相關的,而是更受學校類型的影響。
綜合來看,公立學校國際班的性價比是相對較高的,但是這類學校對國籍、戶籍的限制都較為嚴格,且入學考試難度也大。
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意向、學力水平和家庭經濟狀況綜合考慮,選出較適合自己的學校。
較后,小編想和各位家長們說,不要焦慮,為孩子科學規劃每一步,就一定可以靜待花開!
Tips :國際學校的教學環境、雄厚的師資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圍等,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的教育平臺,幫助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遠。
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關于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填寫下方“家長有問必答”即可預約探校,我們將帶您實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