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中考的大事是一件接著一件,10月9日,深圳教育局官微發布了2026年中考體育改革方案,兩項變三項,球類成必選,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沒了……
許多家長戲稱:“不是特種兵還真考不了這試”
具體有哪些變動呢?小編來幫大家劃一下重點~
01體育考試加入過程性評價
體育考試由現場統一考試、過程性評價兩部分構成,總分50分,現場統考36分,過程性評價14分。
過程性評價內容包含初中三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9分(每學年3分)、體育課(含大課間)參與成績3分(每學年1分)、體育與健康通識考試成績2分(八年級第二學期末開卷考試)。
02現場統一考試設置三類選考項目
新方案將選考項目分為三類,考生須從三類選考項目中各選擇一項參加考試,其中球類項目單列為一類。
一類項目(3選1):中長跑(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200米游泳(不限泳姿)、4分鐘跳繩
二類項目(7選1):100米跑、50米游泳(不限泳姿)、投擲實心球、1分鐘跳繩、1分鐘踢毽子、二級蛙跳、10米×4折返跑
三類項目(6選1):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
每類項目考試按照滿100分計,三類項目考試成績的平均分計為現場統考成績,按0.36的權重(36分)計入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總成績。
03化現場統考選考項目
現場統一考試不再設置立定跳遠、1分鐘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增加200米游泳(不限泳姿)、4分鐘跳繩、100米跑、二級蛙跳、10米×4 折返跑等選考項目。
很多家長對于球類成為必選項非常不理解,不少家長認為深圳的體育課設置現狀,不足以支持孩子在中考中拿到高分。
特別是專業性較強的球類運動,為了中考拿高分,孩子不得不去外面報班,費時又費錢,無形之中是增加了孩子的負擔。
誠然,深圳中考的體育評分標準一直都高于其他城市。曾有人戲稱“四大一線城市當中,深圳的初中生是最能奔跑的!”
除了深圳,最近北京中考改革也鬧得沸沸揚揚。無論怎么改,家長的焦慮不會減少,孩子們的負擔并沒有減輕。
中考始終是“一考定校”的傳統考試,對于成績不理想、不擅長大考、嚴重偏科的孩子來說,選擇國際教育這條賽道,也許更適合孩子。
國際學校課程豐富,選擇性多
國際學校可以選擇的課程體系有很多,IB、A-level、AP、DSE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不擅長大考的孩子,還有OSSD這類課程可選,用平時表現+大考成績的方式申請海外大學,對基礎薄弱的孩子來說優勢更大。
國際課程允許孩子偏科,揚長避短
眾所周知,體質內學校門門都抓、門門都考。而國際學校是根據學生的情況選課走班,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更好的幫孩子揚長避短,大考中也更容易拿到高分。
另外,海外大學不僅看成績,也要看文書。興趣多、綜合能力強的娃,通過背景提升進牛校的機率很大,而并非國內大學唯分數論。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全面發展
國際學校課程更注重學生的全面成長,減少刷題和考試。國際學校的孩子有更多時間去參加社團活動,例如:演講、音樂、體育等等。
深圳有很多國際學校社團已經超過100多種,可以說是覆蓋了孩子喜歡的方方面面,肉眼可見孩子會變得更獨立自主、更快樂!
如果你對國際教育感興趣,也想幫孩子換條賽道,點擊咨詢灣區國際學校招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