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海官宣中高考延期;今年幼小初招生細則,也延期到本月下旬發布。不得不感嘆:這屆學生太不容易了!
除了復習備考,近期眾多國際化學校正在火熱秋招,豐富的課程、多元的環境......也給了許多家庭另一種選擇。
那么,國際化學校的學業壓力大不大?入學后如何面對托福/雅思A-Level/AP/SAT/ACT、各種學術競賽挑戰?轉入國際化學校,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盡早準備?
無法適應全英文學習
進入國際化學校前,很少有學生會接觸到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課,所以很多學生進去后會很難適應,每天都是“聽不懂、看不明白、跟不上”的狀態。這種情況會嚴重降低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在孩子入讀國際化學校前就要從聽、說、讀、寫各方面提前感受全英授課模式,一步步適應全英授課的節奏和進度,幫助孩子突破語言大關。
學科知識范圍廣、跨度大
目前國內三大主流國際課程體系分別是:AP/A-level/IB體系,每個體系內的學科知識覆蓋范圍廣、跨度大,甚至會包含很多大學科目,例如經濟學、微積分、世界歷史等等。
對很多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陌生領域,無論是從知識積累、學科認知、還是專業素養、課程吸收上來說,都需要一個量變的過程。
學習模式和方法不同
很多國際化學校的學生在面對鏡頭采訪時都能侃侃而談,十分自信。這其實和學校的授課模式有很大的關系。
傳統課堂大多是老師傳輸,學生學習的單向模式,課堂積極發言者并不多。國際化學校的授課充分規避了這一點,更多以小組作業、課題研究等方式進行,需要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
此前沒有接觸過這種學習模式的中國學生,在課堂上就會顯得格格不入,這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自信。
所以孩子們在入讀前可以先體驗國際學校的學習模式,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及時轉變思維模式。
接下來,我們再分析一下,為了讓孩子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國際化學校,減輕壓力,應該從哪些方面盡早準備?
語言學習是適應國際學校的關鍵
從傳統中式課程轉到國際化學校,很大一部分的阻力就是英語基礎,因為大多數國際化學校都是全英文授課,而中考英語水平可能還不足以支撐學生進行全英文交流。
所以目標國際化學校的家長需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英文水平。
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進入國際化學校后,很多功課都需要孩子主動思考完成,擁有主動性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能夠更快地適應。
通常,國外教師的課堂更注重啟發思考。部分知識點的梳理還需要學生自己完成,因此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至關重要。
在目前的階段,家長需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拓展國際化視野
國際化視野一般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與自己不同的文化和習俗時,能夠做到理解和尊重,并且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想法。
那么如何能夠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呢?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多多接觸和體驗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當然疫情期間,出去走走比較難以實現。不妨幫助孩子留意一些相關的文化講座或者大學的線上分享活動,也可以
預約心儀學校校園開放日或
報名參與國際化學校咨詢會,更直觀地了解不同學校詳情。都可以幫助學生接觸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啟發學生的思考方式!
家長看過來!針對眾多家庭的教育難題,遠播教育將在全國各地不定期舉辦多場
國際化學校聯合招生咨詢會,歡迎家長們關注參與!更多咨詢會詳情可點擊下方報名通道了解~
屆時,眾多熱門國際化學校將在現場亮相,家長們可以在場與熱門國際化學校校長、招生官面對面溝通,干貨多多、亮點爆棚!歡迎有需要的家庭報名參加~
以上就是有關于中考轉軌國際高中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為了更好地為您提供選校咨詢、生涯規劃、留學、背提、研學服務,點擊下方咨詢入口,遠播老師會及時致電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