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應該摒棄“別人家孩子”的觀念,杜絕攀比的心理。我們認為30分的孩子跟100分的孩子都是優秀的孩子,只是他們擁有不同的閃光點。 希望家長努力的去發現孩子自己身上的亮點,去了解他所喜歡的東西,讓他對生活充滿熱情。——摘自3月20日Sara Imas媒體采訪
媒體采訪時間:2021年3月20日
媒體采訪地點: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 春季峰會 · 廣州站新聞媒體中心
媒體采訪嘉賓:上海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 · 上海市虹口區政協委員Sara Imas
▲現場媒體采訪
媒體記者:
您是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的家庭教育發展的,以及在發展過程中更應該注重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Sara Imas:
如今教育已經成了全球關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教育同時也讓所有的家長和社會感到強烈的緊迫感,教育已經走到了社會的前沿,已經刻不容緩。
媒體記者:
您覺得在家庭教育應該更偏重培養孩子的什么?有哪些經驗、建議可以分享一下嗎?
Sara Imas:
在家庭教育當中,學校的課程已然非常緊迫,而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人格培養以及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在逆境當中的抗壓能力。我們不提倡已訓誡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而是希望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用積極的態度來引導孩子。
生命是第一位,生命不可以重來,所以請珍惜生命。不論遇到任何困境都會有途徑可以解決。老師的使命是要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家長也需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家長們也應該保持健康的心態,這樣孩子們才能在健康的家庭環境和氛圍中成長。用同理心去理解他們。另外,如何將學習與娛樂作出一個科學的平衡處理,這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值得我們研究。
媒體記者:
您認為未來社會人才較需要具備的素養是什么?
Sara Imas:
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孩子仍需要培養扎實的基本功,因為我們畢竟還是應試教育的國家,我們較公平的教育仍然是高考,所以我不認為要廢除高考,我認為這是全民的權利。
家長在家庭當中,更重要的是培養我們孩子的自信心和對人生豁達的態度,并且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媒體記者:
我們許多家庭和孩子受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課業負擔過重,只重視智育,忽視其他方面教育,導致影響了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您覺得家長怎么做可以幫助轉變呢?
Sara Imas:
首先,家長們應該摒棄“別人家孩子”的觀念,杜絕攀比的心理。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家長很容易誤導孩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認為30分的孩子跟100分的孩子都是優秀的孩子,只是他們擁有不同的閃光點。希望家長努力的去發現孩子自己身上的亮點,去了解他所喜歡的東西,讓他對生活充滿熱情。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永不停歇!如果您錯過了本次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春季峰會·廣州站,也可以報名參加5月15日舉辦的遠播國際化學校規劃教育展·200屆慶典·廣州站,一站式解決你的規劃難題!
免費報名
遠播規劃教育展·廣州站
展會時間:5月15日
展會地點: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號四季酒店,5樓瑪瑙宴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