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遠播教育舉辦的2020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上海站,今天晚上在線上完美落幕!
本次峰會的直播間匯集了包括:包校吳子健、平和萬瑋、協和盧慧文、教育專家陳默、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復旦女神沈奕斐等諸多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咖。
諸位嘉賓大咖針對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各階段的規劃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分享,為直播間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教育知識的盛宴。
在峰會中,遠播國際學習中心學術校長姚瑩在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30分鐘搞懂國際學校錄取標準》的演講,數千名學生家長在直播間積極互動,在彈幕中表示收獲頗豐。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姚瑩老師的直播間實況截圖
演講嘉賓
姚瑩
遠播國際學習中心學術校長;
南加州大學博士在讀;
同濟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新東方共10余年教育行業經歷;
曾為菲律賓總統、愛爾蘭教育部長、芬蘭瓦市市長、UCB/UCL/UIUC等校長訪問陪同翻譯;
IDEA-北外全國英語辯論賽較佳辯手,CCTV全國英語演講比賽較佳語音獎;
歷任數屆外研社全國英語辯論賽評委;
國際辯論協會IDEA認證培訓師。
演講內容
今天,姚瑩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3點,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家長所關心的話題——
第一、為什么要選擇國際教育?選擇國際學校時主要看哪些因素?
第二、國際學校幼小初錄取標準是什么?
第三、國際學校初升高錄取標準是什么?
那么關于這些話題,我們來看看姚瑩的詳細解答~
▲姚瑩女士演講主題《30分鐘搞懂國際學校錄取標準》
為什么要選擇國際教育?
選擇國際學校時主要看哪些因素?
首先分享一個坐標圖,這張圖便于大家給自己找到定位:
▲為什么選國際教育?
國際學校近年來廣受關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2點:
- 一方面,家長希望能夠規避體制內規劃帶來的壓力;
- 另一方面,80后的父母更看重非應試的素質培養,隨著年收入邁入中產水平,他們對教育多樣化的需求增多。
這個需求導致的結果就是近幾年國際學校格外吃香,特別是好的學校,因為報考人數眾多,競爭甚至有超體制內的勢頭。
國際學校報考和體制內報考區別在于,可以多次報考,也可以多校報考,也可以同時報考幾所學校。
▲國際學校入學流程
在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可以依據這些方面進行選擇:
- 第一是規劃數據;
- 第二是課程類型;
- 第三是入學難度。
入學難度方面,考試越難的學校通常學校越好,因為報考人數多,國際學校也會用面試、筆試等形式選擇和淘汰學生。
所以從國際學校的錄取標準來看,意思是國際學校也越來越“唯分數論”了,學校會用分數來篩選好學生。接下來,我從幼小初階段和初升高階段細講。
國際學校幼小初錄取標準是什么?
小學階段,不管是幼升小,還是小升初,考察的是學生的三大能力:語言能力+數學邏輯+行為家庭。
▲幼小初入學考察的能力
這三項能力,而每一項都同等重要。隨著大家準備越來越提前,小朋友很小接受許多培訓、學很多內容,于是水漲船高,學校考察的內容就會越來越難,幼升小的門檻就被抬得很高。
1.幼小初面試
由于現在是搖號政策,所以我們先以小學插班轉班的面試為例:
▲幼小初入學面試
孩子到學校面試時,可能會群面,也有可能個面。群面可能是兩個老師面試一個孩子,可能是幾個老師面試幾個孩子,很多學校把這叫體驗課或訪校日。
面對這種情況,孩子就需要提前準備相應的問題和答案。面試官通常會讓孩子做自我介紹,讓孩子描述圖片、討論故事、發表觀點。短短十幾分鐘,面試官就可以判定這個孩子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學校考察內容多樣化,如孩子的家庭生活、校園情況,再到對世界的認知。比如,世外考察過垃圾分類這個熱門話題。
以某個長寧實驗小學四年級孩子為例,她要考入的學校通常有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她閱讀積累豐富,英語基礎不錯,所以我們側重幫他查漏補缺,幫他提升辯證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述解決方案能力。
▲國際學校常見考試題型
上圖這些題目是國際學校比較常見的考試形式。這比問孩子“我是誰”“在哪里讀書”“愛好特長是什么”等問題考察得要全面很多。
另外,很多學校非常看重來面試孩子的家庭教育理念,他們會選擇那些與學校理念一致或相近的家庭。這樣的學校,期待來面試的家庭不贊同唯分數論,更關注考察孩子的心理健康、探究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我們每年接觸許多學生,因與學校理念不和而轉學的非常多。所以小學段的家長需注意,面談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像私立學校、國際學校在面談當天會給家長發表格,登記“是否愿意為學校捐款”,這也是對家庭教育觀的意愿的收集,家長需要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
2.幼小初數學筆試
幼小初階段的數學主要考查什么?
有些學校比如包玉剛會提供中文卷或英文卷的選擇。如果選擇英文卷,數學的考查范圍就會和國際上的課程體系接軌,那么這個時候刁鉆的難題已經不是學校考察的重點,中國奧數或者體制內學校選拔時數學都會考得難,但是國際標準更側重知識點多、考察面廣。
▲美國5年級數學知識點考察范圍
3.幼小初英語筆試
接下來,就是幼小初階段的英語筆試。
▲幼小初英語考試要求-體制內外對比
國際學校對小學段的寫作要求非常高,主要體現在題材多樣化,比如有創意寫作、學術寫作,比如要體現出文章結構、邏輯。
在寫作字數上要求也比較高,比如閔行萬科字數要求是500字。因此,要順利通過國際學校英語寫作考察,孩子就必須有一定的閱讀積累。
國際學校初升高錄取標準是什么?
國際學校初升高的招生標準,除了面試外,主要就是考察三個方面:英語+數學+理科綜合。
▲初升高入學考察內容
1.初升高面試
初升高的面試,一般不考察家庭,主要考察孩子自身綜合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協作能力+理解力+溝通力+領導力。
比如上海七寶德懷特會考團隊協作能力和演講辯論能力,通常以小組形式考察,會讓學生做項目、做方案,然后再進行陳述。這是一套非常復雜的面試流程,它考核得很深入,若孩子“潦草”準備是過不了的,需要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2.初升高數學筆試
初升高的數學考試,跟小學段一樣有中文卷和英文卷,但在同一個知識點的考察里,中文圈的題目會更深、更難,比如領科國際高中的數學入學考試就非常難。
▲初升高數學考試-中英文紙卷對比
左圖:中文卷右圖:英文卷
上圖中,左邊中文卷里考察相關公式和應用,有圓心角、圓周角之間的關系,還有直徑等等,題目給了備用圖,需要畫輔助線、畫垂直平行等等,題目偏難。
而右圖英文卷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如果你徹底理解了這個知識點,就能做對。但是體制外數學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有些體制內沒學過的知識點也會考到。
總結一下:體制內試卷深難,體制外試卷面廣。如果要備考國際學校的英文數學卷,需要做的是查缺補漏,把各方面的知識點都要學到位。這對于數學不是強項的同學來說,是比較好的機會。
3.初升高英語筆試
▲國內/國際標準化考試-英語詞匯要求
從上圖可以看出,國際學校小升初對英文的要求,單從詞匯這個角度就比國內中考高很多;同樣,國際學校的初升高,它對詞匯的要求比國內高考高很多,這就是我們說的“早三年”。
比如包玉剛學校錄取時會把小托福作為直接參考標準,小托福詞匯要求非常高,達5500。整個國際教育對英語的要求都比較高,但如果孩子從小在國際學校學習,那么英語基礎會比較好,參加考試時也就是做一些熟悉的題型,這樣孩子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做語言能力的查漏補缺。
▲左圖:遠播國際學習中心詞匯表右圖:滬上國際學校英語筆試要求
在上圖中,右圖較左一列是課程體系,前面提到家長在選擇國際學校時,課程體系是一個參考因素。因為除了考試規劃外,孩子也要對相應的國家文化有一些理解。
以AP學校為例,滬上有星河灣、復旦wlsa、西南位育、萬科雙語等。這些學校的英語筆試考察就是“早三年”,也就是上海高考的難度,甚至有時達到英語專八的難度,有些也會放托福、雅思題進入試卷。
這些學校較重要考查四項能力:聽力+口語+閱讀+寫作,閱讀細分為詞匯、語法,詞匯有多種考法,如首字母填空、選詞填空、完形填空。不過,每個學校不一樣,每一次考試也都不一樣。
在小升初英語考試里,筆試的難度大于小托福。而在初升高階段,英語閱讀文章的難度跟托福基本對表,所以國際學校對英語詞匯要求總體高于體制內的課綱,這需要孩子盡早補充。
前面說到考試難度,接下來說下考題來源。
▲國際學校英語考試考題來源
初升高英語考題來源非常多樣,題型變化快,甚至會跨越年齡段使用托福、雅思的題目,這是因為托福雅思是國外大學要求的語言能力評估,孩子考雅思、托福也就是為了證明未來去美國或英國讀大學時具備這種語言能力,所以很多國際學校在初升高考試時直接使用雅思、托福題目,難度可想而知。
總的看來,國際學校對英語能力的要求超體制內、超綱考,所以需要孩子早準備,尤其是在詞匯、語法、長難句和分級閱讀方面。
4.初升高理綜筆試
理綜,就是物理、生物、化學,不同類型學校考察的科目、側重點和難點不盡相同。但是不管考幾門、考哪些學科,都會有相應的考綱和知識點,家長和孩子需要按照學校的要求精心準備。
▲國際學校考察能力項
如果要考滬上的學校,比如領科、光劍這些學校,他們對理綜要求很高。上表中A-levels學校對學科學術能力要求很高,分數值是50。而IB學校對獨立探究精神和全球互通意識要求很高,分數值分別是51分和53分。
因此可以看出,對理綜要求較高的學校是A-levels學校。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較后,希望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能夠較大程度上幫助到孩子,讓孩子們在國際教育這條路上走得遠,走得好,走得扎實!
錯過了本次教育展的家長們也不用擔心,有規劃需求的學生家長現在可以報名遠播教育3月28-29日舉辦的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上海站。
另外,其他城市的家長也可以關注遠播接下來即將在9個城市舉辦的在線峰會:
每場在線峰會,遠播都將邀請國際學校和重磅嘉賓大咖,讓我們相約線上,足不出戶一站式解決規劃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