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峰會中,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老師在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我們今天如何做家長》的演講,數千名學生家長在直播間積極互動,在彈幕中表示收獲頗豐。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內容:
▲陳默老師的直播間實況截圖
演講嘉賓
陳默 老師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
華師大心理咨詢中心特聘督導
與咨詢中心特約咨詢師
上海市心理協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演講內容
今天,陳默老師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4點,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家長所關心的話題——
第一:家長安心孩子才能安定
第二:非常時期要非常用心
第三:中學生在家日程安排
第四: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健康
那么關于這些話題,我們來看看陳默老師的詳細解答~
▲陳默老師直播間分享
01 家長安心孩子才能安定
較近一段時間,是疫情的非常時期,當我們24小時與孩子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會產生摩擦,甚至沖突。我已經接到過好幾個電話,有一些家長反映與孩子之間已經產生沖突了。
那么,這段時間里我們該怎么做家長呢?這幾天,家長們總是很擔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的這段時間可以心定一點。
家長怎樣讓自己心安?很多父母可能坐下來,看兩頁書都會坐不住。這個時候,父母不安的情緒,肯定會影響孩子,尤其是媽媽與孩子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父母的不安,一定會影響到對孩子的管理和教育。
有些人,只要遇到重大的事情,晚上叫睡不好,整天在想這件事情。其實,一場大的事件,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如果你花大量的時間瀏覽輿情信息,你的注意力會變差,心情也會很煩躁。這說明你是很焦慮的,你焦慮一定會影響到你的孩子。所以,想要讓孩子安定下來,家長的情緒至關重要。
在這個時間段里,孩子們可能經常會問家長一些關于疫情的事情,那么家長怎么回答孩子呢?
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建議家長是告訴他,較近有一場大的戰役,我們很多戰士,比如說護士、醫生、軍人,還有包括很多志愿者,他們在第一線,他們在打仗,所以我們要讓孩子覺得他是很安全的,他是在受保護的。
年齡偏小的孩子,如果他不知道疫情是怎么回事,看到家長緊張,他也會跟著緊張。比如,會出現晚上睡覺需要陪伴,尿床等現象。
還有孩子可能會問爸媽,得了這個病會死嗎?如果孩子問這個問題,那么說明孩子是緊張的,你一定是告訴他天塌下來,大人頂著,我們大人一定是你的保護傘,讓孩子感覺到安全。
在中學階段的孩子,他們會自己去查詢到一些信息,那么我們要讓孩子在一個正常的渠道里獲取信息,比如你每天晚上看新聞就可以知道輿情信息了,讓孩子不分焦慮。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也不要過度緊張,只有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孩子才能安定,也才能更好地投入學習。
02 非常時期要非常用心
觀察一下你的孩子,他在面對學習、不能去學校上課的情況時,是一個怎么樣的心理狀態?
你仔細去觀察孩子們,通常會出現兩種心理現象。一種是,我不上學了,我可以不到學校里去了,會內心暗自竊喜。另一種是,長時間不去學校,學習成績會不會下降,會內心感到焦慮。
很多家長往往會偏面的以為,孩子不用去學校,他一定很開心,甚至直接跟孩子說,不去上學了,你開心死了是吧?其實,這樣話會傷害孩子,他會認為在父母眼中原來我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所以,這些話請你不要跟孩子說。
在這段時間里,因為24小時待在一起,親子沖突會越來越大。有的家長反映說,以前每天至少8小時在上班,現在整天看著孩子,就發現孩子問題很多,總想去糾正孩子的錯誤。你會指責孩子這個沒做好?那件事情沒做對?等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沖突?因為人與人距離越近,摩擦就會越來越大。我的建議是,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家長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一個人做事情需要幫助,他提出來了,那么父母可以幫忙,如果沒有提出來,就讓他做自己的事情吧。
我們不能因為他是孩子,就要讓他在我們的監督下成長,指令他們應該做什么、必須做什么。如果這樣,孩子會不斷抵抗,激化矛盾。所以,同在一個屋檐下,父母要盡可能捕捉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避開親子沖突的方式,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03 中學生在家日程安排
在這段時間里,中小學生馬上就要開學了,進入網課學習。面對網課學習,就會涉及到對孩子時間的安排,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也是父母比較擔心的問題,很多父母不知道怎么進行網課時間。
學校會對網課進行設計,會制定課程表,所以學習時間的安排,父母是需要配合學校,同步進行。也有父母會擔心,孩子放假在家整體躺在床上玩手機,突然上網課會不會一樣懶散。
家長不用過于擔心,學校的網課課程表對他就是一個約束,在這段時間里,運動、娛樂、學習三者缺一不可。家長不要覺得在家上網課,就不用娛樂和運動了。
在運動方面,建議在家可以進行俯臥撐、舉啞鈴、跳繩、廣播體操、打乒乓球等活動。在家學習,一定要讓孩子運動起來,這樣才能勞逸結合,身心健康。
在娛樂方面,小學生可以組織一些家庭親子活動,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離不開手機,建議可以給孩子配置兩個手機,一個用來娛樂,一個用來學習。然后,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機的時間,比如娛樂用的手機,每次只能玩30-40分鐘,到時間就要收回。這種方式,建議家長提前與孩子達成約定,試運行一周,再針對具體情況,討論是否需要縮短或增長玩手機的時間。
網課大概是3月2號開始,在開始前家長可以與孩子坐下來,專門來商量一下日程安排。學校網課的學習時間、運動時間、娛樂時間,都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安排好三者之間的時間比例。
04 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于初三、高三畢業班的學生來說,這個階段是家長內心較焦慮不安的時候。
畢業班的家長他焦慮反應在哪里,反映在他的眼睛,他總是看到他孩子沒在學習,所以他總是心里面急著,埋怨孩子怎么不去抓緊寫作業。這大概就是很多畢業班家長的真實寫照。
那么這一段非常時期,孩子在你的眼皮底下,你看到的卻是一個整體躺在床上的孩子,你會更加焦慮。可事實上,大部分孩子在假期都是這樣,每天按時早起寫作業的孩子,可能很少吧。
我可以告訴你,你的焦慮會影響孩子,你越焦慮埋怨孩子,孩子可能就更不會投入學習,你就會更加焦慮,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一個人焦慮過度,往往并不能投入去做一件事情。比如報社催我寫稿子,如果我焦慮,一個晚上也寫不出一個字來。有家長可能會說,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焦慮, 其實不是的,孩子的焦慮只是你沒有看見。
當今的考生,他是在一個全民關注下參加中考或高考,這樣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焦慮,這個時候他們較需要的就是父母幫忙緩解焦慮。如果你下班回家,看到孩子躺在床上不學習,你就發火,你就真的太焦慮了。孩子的學習時間并不是無時無刻,大部分集中在白天,你晚上下班回家當然看到的是一個沒在學習的孩子。
畢業班的學生,尤其容易受負面暗示。比如,你去學校問王老師,孩子的成績可以考重點高中嗎?王老師回答說可以。你又去問李老師,孩子的成績可以考重點高中嗎?李老師回答說還差一大截,需要努力。
這個時候,孩子會自覺接收負面信息,聽不見王老師的回答,覺得自己就像李老師說的一樣,考不上重點高中。
其實,父母的話對孩子也有同樣的影響。如果孩子說他想考重點高中,父母卻說你平時都不努力,以為現在就能考上嗎?這個時候,你的話就是對孩子負面的暗示。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考什么學校,你應該告訴他:你這么優秀,這所學校如果能錄取你,才是學校的福氣。這個時候,孩子會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莫大的自信和肯定。
在這個特別的事情,父母們可能因為工作的影響,也會很焦慮,但我們要顧慮孩子的情緒,畢竟他們還未成年,沒有成年人強大的心理力量。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給他們注入心理力量,讓他們內心感到安定。
曾經還有一個家長告訴我說,兒子一回家就關在房門里,敲門也不讓進,他們感覺孩子可能在房間里偷玩,這個時候爸爸就用腳把門踹開,然后兒子就沖出來和爸爸吵起來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親子沖突,這樣的沖突也不利于孩子的學習。現在畢業班的學生都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有一個詞,叫做逆反。所謂逆反,就是孩子要長大了。而長大的標志是什么?長大的標志是,他擁有選擇權,一個人只有感覺到他的環境是允許他擁有選擇權,他才會主動成長。如果他感覺到這個環境是不允許他擁有選擇權的,那么這個孩子就要逆反了。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不要去跟一個青春期的孩子產生很直接的碰撞,他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如果你想要孩子在網課之外,多主動學習,可以和他的老師們商量,看孩子需要在課外補充哪方面的知識,然后讓老師幫忙指導和督促一下。
再比如,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享受自己獨立的空間,享受自己安排的時間。所以,家長進門前,要學會敲門,要懂得尊重孩子。
還有一些媽媽因為近期沒有上班,可能會一整天盯著孩子看,一會指責孩子不疊被子,一會罵孩子晚飯沒吃干凈,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與你吵起來。
家長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不接受你指令性的講話,如果你一上來就是指責他,可能他會非常反感。所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中,講話方式很重要。
關于畢業生手機管理的問題,也有很多家長反映上網課期間孩子會用到手機,但晚上很晚的時候孩子也會拿著手機玩,有時候兩三點鐘才睡覺。
這件事情,可以與孩子商量,告訴孩子疫情非常時期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休息太晚,免疫力會下降,會影響身體健康。我們的前線護士、醫生、士兵、志愿者都在努力對抗疫情,我們也要保護好自己,按時休息,提高免疫力。
各位家長,這個是一個非常時期,也是對一個人心理上的極大挑戰。人生是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迎戰問題,不斷走向高度的過程。那么,在這場大的疫情戰役面前,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在考驗面前,家長如果表現出強有力的積極態度,孩子也會在這樣的影響下感到心安,也會更加積極樂觀的面對。在這段獨特的時期里,我們難得有機會與孩子好好相處,希望我們都能夠有所成長,有所收獲。
每場在線峰會,遠播都將邀請國際學校和重磅嘉賓大咖,讓我們相約線上,足不出戶一站式解決規劃難題吧!